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3-06-18 07:52:26 热度:1552
普通的淡蓝色衬衫、深色休闲西裤,戴着一副细框眼镜,操一口正宗的重庆口音,谈吐之间时不时冒出几句英文,这位看上去斯文的中年人就是美国顶级生物医学研究所——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博士贺耘,现任重庆大学教授,兼两江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聘专家。目前,已入选第九批国家“千人计划”。
15年来,贺耘一直从事癌症、抗病毒、糖尿病及代谢病创新药物研究及产业化工作,共申请国际专利 70余项, 30余项专利获授权,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60篇。
2012年9月,贺耘回到家乡重庆,以重庆大学教授的身份加入该校创新药物研究中心。
他坦言,除浓浓乡情外,两江新区是他回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将成为中国下一个十年经济发展的重点,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对企业和创业者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重庆市和两江新区管委会高度重视发挥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作用,这也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如今,癌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等相当普遍,我们将开展专门针对这些常见病的药物研发工作,以此促进重庆医药产业的发展。” 贺耘说,现阶段,他主要参与癌症、糖尿病、中枢神经等创新药物临床前的研究工作。下一步,还将加强与国际一流的医药企业合作,把一流药品引进重庆的同时,也把一流的标准、规范、理念带到重庆。
“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增长的空间非常大。” 贺耘谈到,重庆过去10年研发出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创新药,5年后,重庆有希望每年有2—4个创新药物成功上市。据了解,目前,该中心正准备与国外一家企业在精神科领域展开合作,项目如若洽谈成功,最快只需3年时间,该领域的最新药物就可与重庆市民见面。
(冯琳欢)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5
2025-04-05
2025-03-28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