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我国哮喘患病率10年增1倍 公众认识存有诸多误区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时间:2013-05-07 22:19:34 热度:700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记者赵敬菡)5月7日是第十五个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是“哮喘是可以控制的”。人民网邀请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林江涛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凯生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二院沈华浩教授做客人民网,就“哮喘的科学预防与治疗”为题,与网友们进行互动交流。
    哮喘患病率明显增加 控制率明显偏低
    据林江涛介绍,根据我国有限的一些流行病学结果来看,特别是我们在去年完成的全国哮喘患病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国家哮喘的患病率与十年前相比有了非常明显的增加,大约增加了一倍左右。我们国家关于哮喘的死亡率的数字没有很确切的一些数据,但与几年前比较,通过推广哮喘的规划和治疗,哮喘的死亡率和住院率都有明显的下降。但是,我们国家的哮喘控制率还是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亚太地区的一项调查显示,我们哮喘控制率甚至低于3%。这么一个“高患病率、低控制率”的形势,应该引起我们全社会,包括从事呼吸病专业的医生乃至政府的高度关注。
    林江涛说,疾病的控制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保障的问题,就是说在广大基层、不发达地区,很多哮喘的疾病治疗药物拥有率是比较低的,社会保障的程度也相对比较低。另外,更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对疾病的认识都有待改进。首先医生要改变原有的一些治疗观念,接受哮喘规范化治疗的观念,更好地在患者中推广规范化的治疗。患者方面应该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要认识这种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应该长期规律地使用控制哮喘的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提高药物治疗率,从而改善它的控制水平。
    哮喘控制存在诸多误区
    殷凯生指出,之所以我们有那么多的哮喘病人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就是因为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首先,治疗目标。有些人认为哮喘不重要,就是喘喘,一会儿就好了,没有到医院看医生,也没有进行治疗。但是也有一些人很悲观,我得了哮喘了,我就完了,所以这两种在我们认为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对哮喘的治疗目标定位有问题,有不少人来找我们医生,第一句话就问我的哮喘能不能根治,实际上我们讲所有的慢性病基本上都不能根治,但是,他想着不能根治,那我就不治了,实际上我们很多哮喘病人只要科学治疗、规范治疗,大多数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三,很多人排斥使用激素。因为哮喘这个病,虽然说起来是一个气道炎症,但是这个炎症用抗生素是无效的,一定要用激素和抗炎药物。很多人对激素很害怕,特别是年轻的女孩子,一讲用激素啊,影响她的体形等等,对激素抱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我们推荐的是气道激素,实际上是既有效又安全的。口服激素负作用很大的,吸入激素则比较安全。”
    殷凯生还指出,大家要认识到,哮喘是慢性病,慢病要慢治。“很多人用了一个月,觉得好一点就不治了,就停了,实际上按照哮喘防治指南,哮喘这个病的治疗是比较长时间的,特别是控制药物,要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甚至天天用,这样才能把气道炎症的控制,才能把气道反应恢复正常,所以,有很多病人急于求成,用了一个月、两个月就想停药,一停了以后,就又复发了,这些都影响哮喘的控制水平。”
    哮喘是慢性病 要做长期的健康管理
    沈华浩指出,哮喘是一种慢性病,它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长期不是按天算的,也不是按一周算的,也不是按月算的,是按年来算的。“像糖尿病、高血压,大家都很理解,一家人,得了糖尿病、高血压,去治吧,治了很多年。哮喘,一来就问,治两天就好了,就停药了,这个观点是重大的错误,我觉得哮喘的管理当中一个是概念一定要搞清楚,我们应该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一个长期的管理。”
    沈华浩强调,要和病人建立很好的伙伴关系。“因为病人和医生之间有伙伴关系建立,就很了解这个病,才能配合你,我们叫依从性。”
    在提高哮喘控制率方面,中国哮喘联盟一直在进行努力。沈华浩介绍说,中国哮喘联盟在全国大概有20几家,都开展了大量的群众宣传活动。在每年的哮喘日活动当中,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各种不同规模的各个层面的哮喘日的宣传活动,就是把这些活动深入到病人、患者,包括基层医务人员当中。哮喘控制率,这几年来已经进步非常大了。他认为,随着我们大家对哮喘的认知,会有更多的病人得到很好的控制。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