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健康管理可预防疾病偷袭 树立自我保健意识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3-03-13 07:58:46 热度:883

    美国每年20万人做除颤治疗,我国只有2000人
    健康管理可预防疾病偷袭
    本报讯(记者贾晓宏)从去年年底,沈飞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在随国产舰载机成功归来的航母辽宁舰上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到一周前雷锋事迹见证人张峻倒在宣讲雷锋精神的讲台上,接二连三的猝死事件,使突发疾病的预防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也引起了医学界对健康管理的呼吁。
    在近日举行的“做好健康管理,预防疾病偷袭”座谈会上,国内心律失常学界的掌门人、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兼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告诫公众:“要做好健康管理,不要等着上帝来点名。”据介绍,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抢救过来的机会极低,“中国不到1%,即便是急救知识培训和急救设施都极其完善的美国,存活几率也只有5%至10%。”
    有一次张澍到美国出差,在洛杉矶机场,他看到那里安装了不少除颤仪。他决定数一数,看看到底安了多少个。“数啊数啊没数过来,”他向工作人员打听之后,才知道在这个机场里一共安装了256台体外除颤仪。“为什么是256台?”再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个数字背后有科学的测算:要保证任何地点有人需要除颤,急救人员能够在1分半钟内走到除颤仪的安装地点,来回3分钟,以便能尽快地抢救病人。
    如何能避免猝死的悲剧?301医院副院长范利说,有病一定要积极治疗,不要任其发展,要预防这些疾病引发的突然死亡。“罗阳突发心源性猝死后,他的朋友跟我讲,其实事发之前几天他已经感觉到不舒服了,但还在坚持,如果及时就医,悲剧也许不会发生。这些精英的骤然逝去使我们国家很痛心,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在范利眼中,文化水平高且拥有良好医疗条件的领导和名人,其自我健康保健知识的掌握和重视程度并不一定比普通老百姓强。常常是工作忙,没时间,顾不上。张澍也建议,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老百姓,如果自己本身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都应该提前学习急救知识,以免突发危险时不知所措。另外,给心脏猝死的高危患者植入体内除颤器也是一个重要的防范手段,美国每年有20万人做这样的除颤治疗,而中国每年只有2000人。张澍说,“美国前副总统切尼植入除颤器还能当副总统,但在中国很多本有条件植入除颤器的人,因为担心社会的歧视或影响仕途而不愿做,等着让上帝来点名。”J146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