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03-07 11:30:46 热度:872
本报北京讯 记者徐亚静报道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批准上市的艾滋病中药新药仅有唐草片一种,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健建议,应制定鼓励措施,吸引实力较强的大型中药企业进行艾滋病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帮助现有在研的疗效肯定的艾滋病防治中药尽快上市。
近几年,我国20余家药企涉及艾滋病中药新药的研发工作,投入了大量经费,但至今只有一种药物获批。王健委员表示,艾滋病治疗药物市场份额小致使大企业研发意愿不高;企业经费不足,科研能力弱,试验不规范,药物定位不准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艾滋病治疗中药“难产”。“我国一家有名的中药企业,开发了一个辅助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宁可在南非以保健品身份来卖,也不愿意在国内进行新药研究,因为投入产出比不合算。”王健说。
“作为世界上应用植物药历史最长的中国,我们应提高艾滋病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水平,鼓励相关成果转化。”王健委员建议出台艾滋病中药新药指导原则,为企业和有关研发机构提供指导和参考;重视艾滋病中药新药的评审工作,加快评审进度;国家给予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艾滋病中药新药研发,特别是吸引优质企业加入到这一行列。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