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产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产业资讯
G20工程高扬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旗帜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2-12-11 00:55:31 热度:1084

□ 本报记者  李雪

G20一期工程总结表彰会现场。

  编者按:
  2009年,北京市提出了“科技北京”发展战略,不断强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首都经济走上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在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的过程中,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于2010年启动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简称“G20工程”)。G20工程实施两年来,产业的创新能力、人才储备、国际竞争力、融资能力、品牌效应等各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北京市已成为我国以区域为单元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典范。近日,北京市政府举行了G20一期工程总结表彰会暨二期工程启动会。G20二期工程的目标是在“十二五”末,实现生物医药产业销售1800亿元,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向支柱产业迈进。G20二期工程的实施,将对首都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发挥更大作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政府鼎力支持 开辟绿色通道
  11月28日,以“挑战·机遇·模式”为主题的“第十六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G20二期工程建设为目的,探讨了北京应如何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态体系,以加快形成创新驱动产业的格局,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G20工程实施两年来,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从2009年的39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750亿元;今年1~9月,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预计全年可达到1000亿元左右——生物医药产业将成为北京新增千亿元级的规模产业。
  记者从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了解到,G20工程的启动和发展,得到了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市科委作为牵头部门,联合市经信委、市发改委、中关村管委、北京市投促局等部门成立了工作组,制定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实施计划”,其他相关部门及大兴、亦庄、昌平等区县紧密配合,从政策、总量资金、环境等方面加强了引导布局和投入力度,共同推进G20一期工程顺利实施。
  G20工程启动至今,北京市共安排统筹资金12亿元,其中市科委安排各类资金累计达8.8亿元,支持生物医药科技项目200余项。政府资金同时带动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配套投入,其中带动在京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投入约为1:2,带动企业投入约为1:7,带动G20企业研发投入从2009年3.6亿元增加到2011年1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1%。
  为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北京市政府建立了以G20企业为主体的1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档案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采取了“一企一策”、“贴身、贴近、贴心”的方式为企业服务。为推动G20企业品种尽快推向市场,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北京市政府还将G20企业重大创新品种为代表的88个品种纳入医保目录,将5个1类新药推动进入“北京生物医药创新促进平台”绿色通道,加快了新药审批进度。
  与此同时,北京市政府积极加强与科技部、卫生部的沟通协调,组织、引导生物医药企业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吸引重大专项研究成果在京落地转化。2010年至今,北京市通过“部市会商”机制,推荐并获得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立项课题达38项,获得中央经费5.27亿元。其中,“北京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和“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两个国家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产业要素聚集 营造良好环境
  为充分发挥社会资本金融“放大器”的作用,北京市科委、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银监局、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共同实施了“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金融激励方案”,加大了金融机构对生物医药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金融激励方案”的出台,使金融机构对北京生物医药企业的贷款额从2009年的9.6亿元猛增到2011年的34.2亿元,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超过180亿元。
  人才是G20工程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据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G20工程在全球范围内筛选并建立了市场型高端人才动态信息库,市科委联合相关政府部门与企业共同搭建了人才发展和人才创业平台。目前,北京生物医药领域入选国家“千人计划”62人,入选人才数量居各领域之首。“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为G20工程培养了一批新生骨干。
  G20工程并不局限在高精尖人才队伍的培养上,而是实现了人才梯度储备。针对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质检和生产等关键岗位面临应用型人才缺口难题,市科委联合市教委共同启动了“G20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定制培养班和在职人员工程硕士班,搭建了固定合作模式和长效合作机制。目前,“G20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已经为企业定向培养500余名专业技能型人才。
  G20工程通过招商引资,整合了国内外优质资本聚集北京;通过“成果驿站”,整合了全球科技成果资源,并促进成果转化;通过对接国家重大专项及北京科技计划,整合了国家和地方政策资源;通过推动重大创新品种进入医保目录,整合了市场资源;通过组建“ABO联盟”和“临床CRO联盟”,整合了全市外包服务和临床资源;通过“金融激励方案”,整合了全社会金融资源,充分发挥了社会资本金融“放大器”的作用;通过“选育联”人才策略,整合了全球高端人才和全市应用型人才资源。如今,各项产业要素的全面推进,提升了整体产业的环境水平,G20工程已将首都科技、人才、市场、政策等诸多优势,转化形成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优势。截至目前,已有瑞士先正达、美国默沙东、德国默克雪兰诺、丹麦诺和诺德等六大跨国生物技术公司在京建立了全球研发中心。
  创新驱动产业 实现跨越发展
  G20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聚焦支持了一批规模企业,培育了一批潜力企业,引进了一批国内外重点企业,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G20企业对北京医药制造业的贡献度从2009年42%提高到2011年的45%;销售收入达5亿元以上的生物医药产品新增6个,总数达到14个,全部为G20企业品种;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产品2011年实现产值122.5亿元,贡献度从2009年的16%提高到27%。
  G20工程实施期间,有超过230个品种进入临床研究,42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有46个,引进总投资231.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1个。赛科药业、百泰生物、博奥生物、悦康药业等一批G20企业生产线通过了欧盟EUGMP及美国cGMP认证;泰德制药靶向药物“氟比洛芬注射剂”成功打入日本市场,成为我国以注射剂高端剂型出口国际主流市场的制剂产品。以泰德制药、纳通医疗、双鹭药业、义翘神州为代表的G20企业,通过并购、投资、合作开发、海外上市等多种方式,实现了产业链的全球布局,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针对产业链的关键技术环节,G20工程建设了一批国际化的CMO/CRO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北京临床药理基地成立了“临床CRO联盟”,加大对北京创新医药品种的临床试验研究支撑。G20工程实施以来,共建成5条CMO代工线和10个CRO技术服务平台,累计实现服务收入20亿元。“临床CRO联盟”调动了北京40余家临床机构资源,实施两年来累计服务北京企业临床项目624个。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