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加强植入技术应用 让更多患者受益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2-11-03 16:12:33 热度:806

“健康心跳·健康心”中国心律失常宣传活动启动

    本报讯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美敦力公司共同发起的第四届“健康心跳·健康心”心律失常宣传活动日前启动。专家强调,加强植入中心建立、医生培养及指南推广,鼓励和应用创新技术,使越来越多的患者获益。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是指心跳节律或速率的异常改变,包括心跳过快、过慢或不整齐。据统计,2010年,全国心血管介入治疗注册的800余家医院,完成心律失常介入治疗95000多例,有近2000名医师开展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2011年我国心脏起搏器植入大约47000多例(据卫生部网上注册资料),比2010年增长10.9%;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均取得了约19%的增长。我国共有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66家单位,共招生培训780人。治疗新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我国治疗水平的发展,如2011年能够兼容核磁共振检查的起搏系统也在中国上市,打破了起搏器植入患者长久以来不能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禁忌。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张澍教授指出,虽然发展是快速的,但是与国际还有很大差距。植入心脏起搏器是目前针对心动过缓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国每年新增30万至50万心律失常患者,其中仅有3万至5万人能够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跟美国基本一致,但美国每百万人口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数量为近1000台,中国2011年只有36台,不到美国的1/30。张澍教授指出,心脏起搏器看似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但平均能够使用10年,一年也就花费两三千块钱。但是这笔钱对于农村患者,特别是贫困患者来说,仍然是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迫切需要政府通过医保等政策从根本上解决。
    要提高患者对心律失常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特别是疾病的高危人群不能持侥幸心理,一定要尽早选择和接受有效的疗法。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因为症状或通过心电图等以明确诊断,也可通过筛查高危人群加以防治。在心律失常病人中,较为常见的是冠心病人尤其是合并心功能低下以及曾经有过心梗和猝死的幸存患者。
    张澍教授提出,要大力加强专科医师的规范与培养,积极探索和应用创新的技术。虽然国家这些年进行了大量投入,不少地方具备了治疗的条件,但又没有足够多能胜任手术的医生。因此,要进行更深入的指南推广、建立更多植入中心和培养更多的医生,充分发挥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培训基地的作用。献英/文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