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北京医改艰难破茧之路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2-10-16 07:40:45 热度:940

初战告捷 21家市属三级医院将继续试点医药分开

    医改,世界难题,纷繁复杂。
    医改,在北京,难上加难。
    全国人民看病奔北京,北京情况更为复杂,矛盾更加尖锐。去年,北京三级医院门诊总人次6000万,其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就达3000万人次,占了一半。
    积淀了太久的问题,像是被厚厚的茧重重包裹着,期待着破茧重生。
    北京,没有因为情况更为复杂而观望,没有因为改革更加艰巨而停步。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在公立医院改革的道路上,北京在全国率先试水,探索一条破茧而出之路,并且取得了初步胜利。
    印象1  友谊医院的特殊来客
    2011年4月25日,一个普通的春日上午,位于北京南城天桥附近的北京友谊医院门诊楼一层大厅里,患者穿梭、秩序井然,跟往常没什么两样。
    这天医院迎来了一队特殊的客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管医改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带领国务院医改办、卫生部、财政部、人社部、中宣部等各部委,来到北京友谊医院,实地考察调研北京市医改工作。
    从预约挂号怎么取号、方不方便,到医保卡怎么实现实时结算,领导们一路看得认真,问得仔细,不仅听院方介绍,也问患者们的亲身感受。李克强还观看了患者在自助服务区怎么自己打印检查结果。
    从门诊楼出来,考察调研的队伍又来到了心内科病房。心血管中心护士刘酉华当班,李克强仔细询问了她的工作和收入情况。“李克强副总理的关心让我受到特别大的鼓舞,我相信,先做出努力的一定会获得更多关注。”谈起这份关心,刘酉华至今依然很激动。
    随后,李克强与北京友谊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座谈,他细致询问,医生、护士畅所欲言,原定10分钟的交流时间延长到了40分钟。
    坚定破茧信心
    中央领导点题“16+北京”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北京的医改探索给予了极大关注。就是在友谊医院的这次座谈会上,李克强亲自确定北京为第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这就是后来被媒体所称的公立医院改革“16+1”模式。
    也是在这次座谈会上,李克强为还在摸索中前行的北京医改明确了方向。他说,公立医院改革是整个医改的重点和难点,要从三方面做好这篇文章。一要逐步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破除以药养医、药价虚高现象,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二要使医护人员的价值和地位得到应有体现。注重医德医技,倡导尊医重卫,理顺分配机制,发挥好医务人员改革主力军作用。三要建立有利于医疗卫生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潜力很大。要加快推进投入、补偿和人事分配、绩效考核等方面机制建设,走出公立医院发展的新路子。
  “李克强副总理的话让我们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友谊医院院长刘建坦言,“以药养医大大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我们的社会形象也受到影响。我们希望通过改革尽快撕掉灰色标签,变成‘以医养医’。我们愿意大胆探索。”
    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指导不仅让北京医改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坚定了信心,也温暖了一线医务人员的心。
    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对于李克强谈到的“使医护人员的价值和地位得到应有体现”这句话感触颇深:“我希望医药分开后,医生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
    此后,李克强先后十几次对北京的医改举措作出批示,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关注北京医改,支持北京医改。
    今年7月1日,北京开始试水医药分开,友谊医院从这天起取消药品加成,收取医事服务费。针对这样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李克强马上指示国家医改办,追踪了解,及时总结分析有关情况,并对北京市给予必要支持。
    思路、理念是改革之本。在北京医改的每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时刻,都得到了来自国家层面的指引与肯定,这也使北京的医改步伐更加坚定有力。没有李克强副总理的调研指示,北京医改难以突破。

    印象2  114查号台的新服务
    2011年7月28日,北京114查号台,在纷繁的查询中人们听到了一种新的声音:“您好,请问有什么能帮您的?”
    “我要预约友谊医院心内科的号。”
    “友谊医院,心内科是吗?好的,已经帮您预约成功,8月2日上午9点至10点……”
    这是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启动的全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从这一天起,百姓拨打114或登录统一预约挂号网站www.bjguahao.gov.cn即可预约所有上线医院的普通号、专科号和专家号号源。
    开出特效“药方”
    “三驾马车”冲击三大难
    方向有了,但没有具体经验可以借鉴,破茧谈何容易?北京必须要在国家医改方案的大框架下,在短时间内开出一张符合北京实际、可操作性强且见效快的特效“药方”。
    “改革管理体制、建立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北京确定了公立医院改革的三驾马车。
    预约挂号从表面上看是挂号方式的调整,而实际上是北京公立医院改革一个具象的切入点,是就医制度新模式的探索。但北京的公立医院改革远不止于此。
    2011年7月,市医院管理局挂牌,在“管办分离”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此后北京又推出了一个新事物——医院理事会,患者理事参与医院决策,使医院更加公益化。
    而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则是要破除延续了几十年的以药养医的顽疾。2012年7月1日,北京友谊医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试点医药分开。
    推进发展、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促进健康——北京医改的这16字目标,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解决社区“看不好病”、低收入者“看不起病”、大医院“看不上病”三大难题。
    前两个难题通过建立一张覆盖全市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打造一个覆盖全人群的医疗保障系统,已经基本完成。而大医院看不上病的问题随着日益推进的公立医院改革也正在缓解。
    至此,一个思路清晰、制度设计完整的北京医改方案展现在公众面前,并且完成了从纸上到现实的一跃。
    印象3  看感冒“20多元就搞定了”
    不久前,市民黄女士因为感冒、咳嗽到友谊医院就诊,挂到了呼吸内科25号。
    接诊的刘大夫认真地给黄女士问诊、听诊、看嗓子,最后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他给黄女士开了一盒痰咳净、一盒感冒清热颗粒,药费一共是22.24元。“就这么点药么,要不您再给我开点板蓝根?或者开点治咳嗽的糖浆。”黄女士说。“您现在不用喝糖浆,颗粒类的药物也只吃一种就可以,已经给您开了3天的药量,够了。”刘大夫解释说。
    “真没想到20多元就搞定了,以前到医院看感冒,怎么也得花两三百元。”黄女士说。
    期待破茧成蝶
    医药分开初显改革魄力
    友谊医院试点实行医药分开后,医院要求医生控制患者次均费用,这不仅给患者省钱,还减少了药品的浪费。
    两个月后的9月1日,北京朝阳医院成为第二家医药分开试点医院。两家医院试点后的统计数据都呈现了三升三降,医药分开试点取得初步成功。
    所谓三降,门诊次均费用、次均药费、医保自付费用三下降。而三升说的则是百姓满意度、服务质量、医院收益三提升。医管局的问卷调查结果,对医生服务的总体满意率为90.2%,88.4%的患者认为专家门诊的交流和解释时间比以前增加了。
    “在全国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中,北京是动了真格的。”多年一直持续关注医改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对北京公立医院医改,尤其是医药分开评价颇高。她谈到,北京的公立医院改革是从体制、机制开始改,以药补医是目前医院存在的最大问题,北京市委市政府有这种魄力,触动最深层次的体制问题。
    医改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去突破难点,破冰前行。下一步北京要在21家市属三级医院继续推广医药分开试点,要调整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康复、护理相衔接的医疗服务链,要继续推进大医院带社区,让市民更信任社区,还要鼓励社会办医,吸引国际顶级医疗资源到北京。
    漫漫医改路,北京刚刚迈出第一步。我们期待它破茧成蝶。
    X154 高峡/制图 H143
    李克强副总理的话让我们坚定了改革的信心。以药养医大大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我们的社会形象也受到影响。我们希望通过改革尽快撕掉灰色标签,变成“以医养医”。我们愿意大胆探索。
    ——友谊医院院长刘建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