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社会资本办医:内外兼修方可行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2-10-15 11:45:06 热度:967

□ 蔡江南

  卫生部部长陈竺继在夏季达沃斯可持续卫生体系论坛上作了“欢迎民营资本和外资企业参与卫生相关产业发展,非基本医疗服务由市场和社会资本发挥主要作用”的发言后,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再度强调了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对于下一步深化医改的重要性。社会资本办医再次吸引了业内的目光。
  创造好环境
  相对于老百姓对于健康和医药卫生日益增长的需求来说,我国现有的医药卫生供给和资源明显不足,落后于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水平。我国的医药卫生行业存在着大量的“处女地”等待开发,而社会资本办医有助于弥补供求之间的差距,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从国家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尽快扩大内需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医药卫生作为一个反经济周期作用强的产业,作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的朝阳产业和一个充满高科技和优质服务的行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社会资本来促进医药行业的发展,确实具有战略眼光。
  此前,民资和境外资本进入我国医药领域存在包括政策、管理和认识上的种种障碍。现在,政策方面的障碍正在逐步消除,政府最近多次发出文件和说明,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非常繁琐的规章条例,使得办理一个医疗项目困难重重。例如,尽管政策上允许医生私人开业行医,但是要经过层层审批和繁复手续,使得很少人能够成功获得最后批准。
  另外还存在各种“玻璃天花板”,例如,卫生规划对于办医地点、是否能够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医生职称和科研经费的限制等。所有这些阻力的背后,或多或少反映了相关利益者之间在利益上的冲突。一些公立医疗机构的所有者,他们内心并不欢迎社会资本带来的竞争。克服这种部门利益的影响,是破除现有种种障碍的关键。
  据悉,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机构有收购兼并、共建新医院、委托经营、公私合作等多种模式。关键在于,社会资本能够在管理上、服务模式上和技术上带来真正的创新,对于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发展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型医疗保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如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心理关怀等老年照护服务需求越来越大。除此之外,还有医生诊所、牙科、临终关怀、健康管理等。需要指出的是,社会资本本身也需要有一个健康的投资心理。医药卫生行业可以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率,但要抱着将医药卫生当作暴利行业来投资的心理和期待,不但会失望,而且也不利于医药卫生行业本身的健康发展。
  提高公信力
  就这些年社会资本办医(以民营医院为主要代表)的表现来看,“诚信危机”已成为其发展中的一大“软肋”。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不好,社会资本办医前景堪忧。
  拨开表象看本质,造成民营医院诚信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我们应当从一个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民营医院在中国的成长过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许多行业中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一个从“诚信危机”到建立品牌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当允许民营医院有一个发展和提高的过程,而且现在确实也有一些民营医院在服务技术和质量方面做得不错,甚至在有些方面超过了公立医院。
  其次,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一个非常不同的地方在于,医疗与人命相关,所以医院的诚信标准应当比其他行业更高。这就要求政府在医疗行业发挥更强、更有效的监管职能,这体现在市场准入的把关上,以及对于医疗质量的持续监管上。由于医疗行业本身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如何有效地对民营医院进行监管,也确实是政府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政府也需要有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最后,我国民营医院出现诚信问题的原因,还在于一些政策和制度制约了民营医院的发展。最核心的制约在于现有的与人事管理有关的制度和规定,例如,作为医疗行业核心资源的医生人才,目前完全归医院或部门所有,医生只能作为医院的雇员来行医,无法真正地自由行医、自由流动、自由兼职。有关职称评定、科研经费、医院评级等制度,将医生进一步与公立大医院捆绑在一起,使得民营医院无法得到高质量的医疗人才。另外,难以进入社会医保、税收的压力等,使得民营医院无法与公立医院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进行竞争,一些民营医院转而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因此,对待民营医院的诚信问题,不但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而且其本身也不是一个无法解决和克服的问题。从我国许多行业中民营企业的发展,以及民营医疗机构在许多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都证明我国民营医院完全可以办好,而且可以赢得病人的信任和市场的承认。而要将理想变为现实,严格、合理的监管以及创造一个合理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极为重要的外部条件,而自尊自强则是民营医院需要秉持的内功——这样才能使民营医院有可能通过自己的长期努力来赢得公信和美誉。
  (作者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