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2-07-26 11:39:44 热度:754
本报记者 李晓峰 张启军 通讯员 聂洪艳
“咱这样的偏僻地方,竟然有博士医给看病,这是大家的福分。”近日,记者在地处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最北侧距城区10公里的兰家镇采访时,听镇里的人这样说,记者觉得很新奇,就顺着人们的指点,来到镇中心卫生院。记者见到了这位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博士医”,现年47岁的朱明光。
淡泊名利为百姓
朱明光在部队的时候,取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04年他自主择业到地方,2007年取得吉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11年他来到兰家镇中心卫生院。
这里是城市边缘,人口繁杂,生活条件相对落后。朱明光的到来让兰家镇卫生院领导既高兴又惴惴不安:博士能在我们这偏僻的地儿呆长吗?别说院领导,就连普通村民也说:“人家可是博士,到哪里不挣大钱?”“就是镀金来的,看吧,用不了多久,就飞啦。”可朱明光却用他的行动为大家吃了颗定心丸。
朱明光学识渊博,技术出众,很受百姓欢迎,每天都有很多患者排队找他看病,忙时中午根本顾不上吃饭。
虽然很累,但朱明光特别满足,他说自己是军人出身,又是一名党员,能用所学知识,让这些最朴实、最基层的老百姓病有所医是最快乐的事。他就这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每月只有2500多元的工资,但他从不计较。
几个月后,城里一家医院盛情邀请,给的待遇相当高,更有一家南方大型药厂找到他,承诺将有20万元年薪。朱明光说:“去药厂或在城里大医院,虽然可以多挣一些,可是要是为挣钱,我就不上这来了。现在给我的待遇,对这个卫生院来说不算少了。老百姓太需要医生了,在这里可以发挥出我的特长。”
“为最需要的百姓治病”的想法,让朱明光舍弃了20万元的年薪和进城上大医院当医生的邀请,留在了这个偏僻的农村卫生院。
点滴小事看责任
许多农村的病人,生病了就是扛,实在不行才去就医,经常把小病扛成大病。朱明光视病人如亲人,细心体察,从不忽视任何一个小病。他尽量多用便宜的中药,为百姓省出辛苦挣来的血汗钱。
兰家镇邵家村的王大爷得了哮喘,每当换季或冬天寒冷时候病情就会加重,住院成了家常便饭。朱明光详细地了解王大爷的病因和病史后,告诉他不必住院,并给他讲如何避开花粉、粉尘等致敏物,如何提前做好防治、避免发病等知识,并为他开了三剂中药。王大爷服用后,才花了30多元,病情就大有好转。他逢人便夸:“博士医就是厉害,人家给出的方子,花钱不多真管用!”
一次,一位30岁的女士来到医院,自诉有气管炎,长期不愈。经X射线检查,支气管确有炎症。在诊病期间,朱明光再次详细询问病情,终于找到了她的真正病因是她晚上平躺时,食物反流至气管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症。经朱晓光精心治疗后,这位女士终于病愈。
很多兰家镇的农民都经“博士医”细致准确的诊疗解除了病痛,他们对“博士医”特别信任,但同时又特别担心他离开。
民心如秤赞博士
朱明光看到医院哪里有问题,就随时告知他们及时改正,大家也习惯听从他认真负责的劝告。有时,他还给院长提出医院建设方面的建议,院长也都欣然接受。
医院药房科长说:“朱博士人好,没架子。他知识渊博,和他在一起能学到好多东西,自从他来了以后,医院里文化味浓了,朱博士讲课,大家都特别愿意听,他讲的都是我们用得着的知识,马上就能应用。”
兰家镇卫生院院长鲁晓峰说:“按理说乡镇卫生院的条件是很难留住人才的,但朱博士自愿留在这,他给医院带来了希望。两年来,朱博士帮我们抓医院规范化管理,抓队伍建设,使我们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各项卫生工作进步很快,看病就医的老百姓比前几年增加了近10倍,这不仅救活了乡镇卫生院,得到实惠最多的还是这里的老百姓。”
兰家镇村民说,能遇上这样一位认真负责的好医生,是我们的福分。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0-27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19
2024-10-18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