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18-12-27 11:09:12 热度:674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医改和卫生与健康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将提升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作为突破口,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运用病案首页大数据开展县域内住院率分析,创新性运用该指标作为医改的指挥棒,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引导各地党委、政府千方百计强基层,提升县域服务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双下沉,有效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
一、采集规范化,夯实大数据基础
住院病人病案首页是患者住院诊治过程中最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信息浓缩。这些年来,广东着力加强住院病案首页大数据库建设,通过“两统三抓”(即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基础软件,抓质量控制、抓队伍培训、抓平台建设)等手段,逐年完善数据采集和分析平台,实现数据的畅通报送和高质量采集,为病案首页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统一数据标准规范。将标准化建设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广东就已建立医疗机构统计报表制度,统一使用病案统计软件,率先规范并统一各级医疗机构的统计报表、院内报表和台账。从2010年起,全省统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使用的国际疾病和手术分类标准代码,率先实现疾病和手术编码双统一,并自主研发标准代码维护管理系统,建立维护机制,实现编码的动态管理、集中更新、定期发布和统一使用。2014年起,通过统一的网络直报平台采集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逐步建立起全省规范化病案信息大数据库。2016年又研发了全省网络直报系统,畅通数据上报通道。
二是改进病案首页设计。2012年起,根据全国新版病案首页,结合本省实际,修订并统一全省住院病案首页格式。为满足不同目的分析需求,在患者病案首页信息中增加了临床路径、手术分级、病种分型(用ABCD来区分一般、急、疑难、危重)等字段;为开展县域内住院率的精准分析,花大力气狠抓患者常住地址和身份证号码的填报,统一标准的地址代码,改变以往仅以户籍地代替常住地址的做法,以常住半年以上为判定标准,实现住院病人常住地址规范化、代码化填报,精准掌握患者在地区和医疗机构间的流向。
三是扩展数据覆盖范围。2017年研发并启用基层医疗机构病案首页采集系统,数据采集范围扩大到各级各类医院、妇幼保健院及乡镇卫生院等所有提供住院医疗服务的机构,率先实现病案首页数据采集全覆盖。每年采集1600多万人次住院病人的个案信息,经过历年的数据积累,广东已初步建立病案首页大数据中心,从中可以清晰了解全省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精准统计各市、县的区域内住院率,全面掌握全省患者流向、流出本地患者的主要病种、流出数量、流出后的诊疗费用等情况,尤其是贫困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情况。
四是质量控制常抓不懈。建立“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事后评估-现场抽查-督导通报”全流程质控机制。根据数据质量的关键点开发数据审核平台,加强前置审核和集中培训,并开发了病案首页数据质量事后评估系统,定期常规通报各地数据质量评估结果,强化市、县、医疗机构三级数据审核责任。结合数据质量现场抽查,按季度通报各地数据质量评估结果,在全省形成“争先恐后”、“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五是信息技术持续升级。1996年起逐步统一全省各级医疗机构使用的病案统计软件,目前90%以上的医院类机构统一使用,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统一全省病案统计软件的省份。软件由省级统一研发、统一维护,真正实现各种标准规范的百分百应用到位,切实保证了源头数据质量。2015年,引入hadoop大数据分析技术,研发“健康医疗数据管理分析平台”,对病案首页大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高效、精准、深入的数据挖掘,实现海量数据、秒级分析。信息技术持续升级,为大数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
二、排名动态化,发挥大数据引领作用
县域内住院率即某县常住居民留在本县住院的比例,既能综合评价一个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又是衡量县域医疗服务三个关键要素——技术、价格和服务能否吸引群众留在当地就医的综合指标,还能有效反映当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的程度和成效。广东从病案首页大数据中挖掘出这一项关键绩效指标,在考核评比中赋予相应权重,引导各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抓住重点和关键,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县域服务能力。
一是将“县域内住院率”作为医改考核的核心指标。广东以“县域内住院率达到90%左右”为标准,评价各地是否实现“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在省政府对各地党委、政府开展的年度医改考核中,将“县域内住院率”、“市域内住院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并赋予近10%的权重,成为检验各地医改成效的重要标尺,引导各地党委、政府想方设法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完善三医联动配套政策,将患者留在当地治疗。
二是定期对县域内住院率进行动态排名通报。按季度定期分析全省57个县的县域内住院率,并通报排名。由其拓展的病人流向分析,可精准分析异地病人流向哪些地区、流到哪些机构、流出了多少人、主要流出的病种,医保基金流出的数额。通过季度通报、年终考核,层层传导压力,有效帮助各地党委、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精准掌握短板和差距。在综合评估排名倒数的市、县,压力越来越明显,问题越来越清晰,有助于全力加快步伐、补齐短板。
三是定期对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进行排名反馈。采集人员、设备、专科、诊疗量、服务效率、医疗费用等指标,对各医院进行综合排名,分析查找各医院的专长和短板,促使各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引进相应的专科人才、提高专科技术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
三、运用精准化,构建医改新模式
广东利用病案首页大数据,深入开展县域内住院率、病人流向、分级诊疗、绩效评价、按病种付费等方面的分析应用,在基层短板怎么补、医院绩效怎么评、医保付费怎么付等制度安排和政策制订的方方面面,大数据为医改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运用大数据助推财政精准投入。由于省内各县域发展高度不平衡,财政投入要产生更好的效益,“撒胡椒粉”行不通,必须有精确的数据作为依据,因地制宜制定投入政策。正是基于卫生统计报表、病案首页等的数据摸底和分析,使得财政资金划拨科学精准。近年来,省财政大手笔投入补基层短板。2016年初,省财政统筹安排112亿元实施强基创优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广东各级财政安排500亿元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其中,对高州市、连州市等县域内住院率已超过90%、服务能满足群众需求的地区,只作一般性补助;而对于排名靠后的县(市)则予以倾斜,则明显加大补助力度,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合理补助。
二是运用大数据助推医疗机构精准帮扶。2015年,省卫生健康委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重新布局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工作,确定珠三角6市对口支援粤东西北8市,41家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58家县人民医院,实施一县一策、精准帮扶。今年11月,启动首批省内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基本大数据分析,采取扬长补短的方式,由1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采取“院与院”一对一结对帮扶三年的形式,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4家县域住院率偏低、服务能力较弱的县级医疗机构进行整体帮扶。在制订省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的责任书中,将提升县域内住院率作为检验帮扶成效的重要标准,要求2019年受扶医院县域内住院率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帮扶任务结束后提升至80%以上。
三是运用大数据助推完善病种支付标准。2017年,广东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行按病种分值付费,已发布4051个病种。利用病案首页大数据开展病种分值测算,进一步完善病种范围和付费标准,引导医保合理控费,同时避免服务不足。医保、卫生健康两部门联合界定小病(基层病种)、中病、大病(疑难病种)的病种范围。研究制订一批适用基层诊治的病种目录,基层和医院适用同一支付标准,引导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诊治。同时,提高疑难病种的支付标准,让大医院有积极性收治大病。通过完善病种范围和支付标准,让“按病种分值付费”变成推动分级诊疗的“医改指挥棒”。
四是运用大数据评价医疗服务绩效。2015年以来广东将病案首页大数据结合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分组工具,从医疗服务能力、效率、质量安全等方面开展DRG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创新性提出DRG能力指数,用DRG组数、总权重、CMI、学科建设、异地疑难占比等五个指标,评价地区和医疗机构服务的广度、技术难度,精准评价医疗服务能力水平。通过学科建设评价,分析各地在18个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短板,实现精准投入弱势学科建设;帮助医院,尤其是县级医院找准位置,精准施策,促进医院学科技术人才培养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
五是运用大数据评价分级诊疗成效。为准确评价各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推进情况,利用居民身份证唯一性的特征,将病案首页数据库以患者身份证为索引,以住院事件为纽带,重新归集形成3000多万住院病人在不同历史年份的住院路径,精准分析各地患者的住院诊疗行为和经过,精确评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实施成效,助力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
四、效果可视化,稳步实现“大病不出县”
广东省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保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引领实施强基层政策,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分级诊疗制度稳步推进。
一是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优质医疗资源逐步下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2017年与2015年相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年人均薪酬、医疗卫生机构本科以上医生总量、高级职称人数分别增长22.6%、32%、16.4%,基层卫生人才逐步回流。
二是多地实现“大病不出县”。随着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率同比增加6.3%、11.4%。2018年上半年,全省57个县县域内住院率为82.2%,较2015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高州、连州、阳春、罗定共4个县(县级市)达到90%以上。部分排名靠后的地区县域内住院率有明显的提升,如2018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南澳、东源、连南、鹤山、恩平县域内住院率分别提高了7.9、5.7、5.4、5.4、4.9个百分点。
特别是在地市层面,茂名市下辖3县(县级市)2区呈现“你追我赶”格局,县域内住院率整体情况领跑全省,成为“大病不出县”医改样本。2018年上半年,高州的县域内住院率94.1%、信宜88.6%、化州79.7%,成为全省医疗服务资源下沉的一个缩影。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