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产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产业资讯
甘肃全面加强中药材质量安全保障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2-07-17 11:23:20 热度:1069

    本报甘肃讯  记者李开银报道  近日,甘肃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中药材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建立健全中药材质量安全长效机制,提高中药材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水平。
  甘肃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去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250万亩,人工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三;种植大宗道地药材30多种,其中当归、党参、黄(红)芪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90%、60%、50%。近年来,甘肃省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管措施,维护和提升道地药材质量,推动陇药产业健康发展。
  《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按品种建立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管理体系,并依托定西、陇南等中药材主产区,建设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等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力争到2015年底,全省获得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品种达到5个以上,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
  与此同时,甘肃省将加强中药材生产加工环节质量控制。支持中药材加工企业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在分拣、清洗、切割、干燥、包装等产地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用先进技术取代可能影响中药材质量或产生污染的方法,改进和规范产地采收加工技术;鼓励企业采用低温干燥、瞬间高温灭菌等技术,建设中药材集中加工灭菌中心和现代化储藏设施,发展无硫产品及符合含硫限量标准的产品,防止中药材霉变和虫蛀。
  《意见》强调,要建立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引导种植基地、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建立地产中药材购销台账和索证索票制度,实现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全过程的产品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在陇西文峰中药材展贸城等较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试点推行条码技术,对所有销售的中药材、饮片赋予编码,并建立数据库,在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加贴条码标签,实行全过程跟踪和追溯。
  《意见》明确,要强化中药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探索建立企业与药品检验机构质量共检机制,有条件的企业配备满足中药材质量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由药品检验机构帮助企业培养检验人才。开展中药材质量安全产地检测,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地产中药材市场设立质量监督检验站,对经销的各类产品实行常态化检验,严禁不合格中药材上市交易。
  据了解,甘肃省还将加快推进中药材质量安全相关标准研究工作,出台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等道地中药材二氧化硫、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地方标准;将中药饮片纳入甘肃省基本药物管理,对中药饮片配送企业实行集中招标,中标企业负责省内医疗机构、中医诊所等中药饮片的配送,落实配送者质量责任。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