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17-08-19 11:24:48 热度:721
王红蕊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廓上的腧穴,是耳廓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相互沟通的部位。耳针是通过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代医家就发现了耳穴与人体的内在联系,于是,耳针成了中国古老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口问篇》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廓的结构及神经分布与脏腑经络有密切的关系,当经络脏腑功能失调,发生病理变化时,耳廓形态、色泽可发生改变。早在《灵枢·五邪》篇就有记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唐代《干金要方》有取耳中穴治疗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的记载。
耳针疗法,取材便捷,一般可用生王不留行籽、绿豆、白芥子、六神丸等,其中以王不留行籽最为常见。用胶布制成0.6平方厘米乘以0.6平方厘米之大小方块。其操作简单不受地点限制,掌握容易且安全可靠。选准穴位后,先以75%酒精棉球擦耳廓皮肤,再用干棉球擦净,用镊子夹起中间粘有压物的小方胶布,置于所选之穴区,并将其粘牢压紧,即予以按压,直至耳廓发热潮红。除有轻度痛感,但疗效显著。可根据脏腑经络学说的理论结合疾病出现的症状辨证取穴。如耳鸣选肾穴,因为“肾开窍于耳”;目病选肝穴,因“肝开窍于目”;失眠选心穴,因“心主神”;皮肤病选肺穴,因“肺在皮毛”。
现已经发现的耳穴有数百个之多,经过反复的筛选验证,得到世界各国公认的为91个。耳穴的分布,特别是在耳郭前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就像一个头部朝下臀部朝上的胎儿。也就是说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屏和耳垂;与上肢相应的分布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分布在对耳轮;与下肢及臀部相应的分布在对耳轮上、下脚;与盆腔相应的,分布在三角窝;与消化道相应的分布在耳轮脚周围;与腹腔相应的分布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分布在耳甲腔;与鼻咽部相应的分布在耳屏等。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全息论,全息论是研究事物间所具的全息关系的特性和规律的学说。它具有部分是整体的缩影规律,还有反映事物之间的全息关系的全息等式。随着人类对宇宙和大自然规律的不断探索,专家们逐渐发现一些现代科学所阐明的原理竟与我们老祖宗几千年前就运用的中医治疗理论和方法是一致的,这其中就有“全息论”理论。应用全息论理论,可以从现代科学原理中找到中医的耳针为什么能治病的原因,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可以从人的脸上和舌头上知道人全身疾病变化的依据。现代全息论学说发展至今不过百余年,人们依据全息学的理论己经可以用单一细胞克隆出胡萝卜及各种植物,甚至克隆出了多莉羊等动物,但是我们的祖先可是早在几千年前就用相当于全息学说的理论来看病和治病,这既说明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同时也说明用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中医理论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
(作者为北京朝阳区中医医院医师)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1-09
2025-01-08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5
202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