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7-03-07 07:19:25 热度:1121
本报记者 王伟健 侯云晨
陈静瑜(右一)
3月3日早上6点多,从湖南浏阳的医院取下肺,然后通过器官转运绿色通道。下午3点46分,正在北京参加会议的无锡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代表将双肺移植到病人体内。这例器官移植的过程可谓紧张有序,环环相扣,无缝对接。“这得益于国家相关部门建立的器官转运绿色通道机制。”陈静瑜说。
作为一名肺移植专家,陈静瑜从2012年开始在各种场合呼吁建立器官转运绿色通道。“我国年捐献器官数量已位于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但转运过程却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急需一条绿色通道。”他说。
2015年3月全国两会时,陈静瑜向大会提交建议:建立器官转运绿色通道机制,在民航、高铁、高速公路等部门开辟器官转运绿色通道,进一步扩大公民器官捐献利用率,推动器官移植事业与国际接轨。同年7月,陈静瑜代表收到民航局的书面回复,支持陈静瑜建议。
2016年5月6日,民航局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专用绿色通道的通知》,意味着紧急情况下可以“特事特办”。“绿色通道”明确了各个部门职责,并设立24小时应急电话。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6
2025-01-05
20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