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血黏度升高的“信号”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2-07-07 08:18:15 热度:1071

    老李退休已经十几年了,最近常常觉得胸闷头晕,记忆力也变差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孝顺的女儿赶紧带老李来积水潭医院看病,医生开出了一张“血流变”化验单,经过化验后老李被告知得了“高黏带血症”,血黏度偏高,应该尽快治疗。
    血液黏滞度(简称血黏度)是反映血液流动性质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脑卒中先兆症状出现和消失的“阈值”指标,是提示脑卒中发生的早期警报信号。当血黏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血液凝聚,造成血管栓塞、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引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高血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高血脂、休克及慢性肝、肾疾病等均与血黏度升高有关。其实,血黏度增高也是有象可查的,个人也可以感觉出来。
    1.晨起头晕,晚上清醒。血黏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即感到头脑晕乎乎的,没有睡醒后大脑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吃过早饭后,大脑逐渐变得清醒。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最好。
    2.午饭后犯困。正常人午饭后也会有困倦感觉,但可以忍耐。血黏度高的人午饭后马上就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这是因为午饭后,血黏度高的人大脑血液供应不足出现的典型症状。
    3.蹲着干活时气短。血黏度高的人肥胖者居多,这些人下蹲困难,有些人根本不能蹲着干活,或者蹲着干活时胸闷气短。这是因为人下蹲时,回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使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憋气等。
    4.出现阵发性视力模糊。有些中老年人平时视力还可以,但常有暂时性视力模糊的情况。这是因为血黏度高的人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使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
    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