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时间:2016-04-29 07:17:01 热度:492
本报记者童彤
记者观察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正式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下称《工作任务》),明确了今年一系列重点医改任务,其中,备受各界关注且期待已久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医保异地就医结算等内容均被纳入。对于公众而言,《工作任务》的发布无疑对外释放了国家层面誓对就医难宣战的决心。
尽管客观而言,医改问题纷繁复杂,事关公立医院改革、医药分开、医师人才队伍建设、医保体系建设等众多方面,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更为直观的问题和现状是,分级诊疗制度的缺位以及异地就医难以实时结算的症结,的确加剧了就医难的程度。
实际上,早在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包括分级诊疗试点等内容在内的大政方针之后,就曾在学界引起过高度关注,普遍观点认为,在医改步入深水区,备受多方利益阻隔尚需有力推手助力之际,分级诊疗以及异地就医结算的放开或将极大改善民众就医难的主观感受。
记者以为,无论从主观而言还是客观观察,都可对分级诊疗和异地就医结算可能带来的效果报以期待。原因在于,如果分级诊疗能够建立于社区医疗高度发达,医保支付方主动作为,群众分级诊疗就医意愿积极的前提下,对于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想必会发挥决定性作用。
但不难发现,缓解就医难不是一两项单一政策可以实现的,正如同医改细节盘根错节一样,解决问题同样需要多方着力。比如,在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方面,《工作任务》就明确提出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要求,以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重点,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试点。同时,还明确要求要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完善配套政策等,如探索建立包括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在内的多种分工协作模式,完善推进和规范城市及县域内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政策措施。
显然,制度建设的安排考虑了分级诊疗的推进难度,意图从多方面共同为分级诊疗的实施铺路。而在关注医改推进的业内人士口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分级诊疗实施之日,即公立医院改革成功之时。可谓一语道尽分级诊疗和医改大计间的微妙关系。
中央决策提出分级诊疗,就是意在将急病、慢病分开,鼓励一般常见病在基层解决。但不得不说的是,现有政策如医保支付更多倾向对接大型综合医院实现实时结算等,客观上存在变相鼓励病人大病小病都上大医院的倾向。因此,作为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工作,分级诊疗显然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鼎力支持。
其中,医保支付方功不可没。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医保支付方的主动作为,想必诸如分级诊疗和医药分开等多项事关医改大计的具体改革都难以推进。这一点,《工作任务》早有考虑,比如,强调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围绕推进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筹资和保障水平调整机制、推进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巩固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等部署相关任务。
根据《工作任务》要求,要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建立完善国家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逐步与各省份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现对接,基本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到2017年,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不同于以往,在异地就医结算的任务部署上,《工作任务》表述详尽,也明晰了推进的具体步骤,如“逐步与各省份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现对接”、“基本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直接结算”。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明确2017年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的表述显然令人期待,毕竟时间节点上只给这项工作留下了一年有余的时间。
曾几何时,任何一方或许都不曾想过我国医改深入推进仍面临各项阻碍的尴尬或许将在一年后得以化解。也许这要归功于2016年的特殊地位,如《工作任务》所说,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到2017年实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的攻坚之年,也是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关键之年。
客观上,阶段性目标的大限将至,促使有关各方不得不快马加鞭;主观上,这也是包括各级社会阶层在内的一致夙愿。当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摆在分级诊疗和异地就医结算前面的绊脚石仍在,还必须对隶属不同主管部门的医院间能否彻底执行属地管理制度,畅通包括共享检查结果等在内的转诊机制,以及引进社会资本扩充医疗资源等加以综合统筹考虑和推进。而这些,都离不开下大力气推进的公立医院改革、医保及基本药物改革,毕竟,彻底缓解就医难并非一己之力即能为的。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3
2024-11-23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