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6-03-25 07:59:40 热度:954
王君平
●企业对各种新技术的“引力波”不“感冒”,人们对一些国产药的质量和效果也不“感冒”
邻居老赵全家春节期间去日本玩,亲戚朋友都托他带日本的感冒药。类似日本汉方药,原材料均来自国内的中药材。奇怪的是,国产同品种中药在国内却不受人青睐。
治疗感冒,中医药经典里有许多方剂,像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等,如今还有颗粒剂、丸剂、胶囊、片剂和口服液等各种剂型均可满足患者的需求。国人愿意选择日本造的感冒药,并不是因为国内企业生产不了感冒药,而是不信赖本土感冒药的疗效。这是人们通过长期比较得出的普遍印象,认为本土感冒药质量参差不齐、难辨好坏,而日本产的感冒药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古人做药讲究“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存好心、做好药、做良心药,国内药企崇尚这条古训没错,问题出在制药工艺上。与洋药企相比,国内中药企业差的不只是规模,还有无法弥补的工艺短板,暴露出我国医药产业供给侧的弊端。不少国内企业制药靠的是传统工艺,仍然抱着老祖宗的碗混饭吃。可中成药多是复方药剂,传统工艺已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甚至同一企业同一批次的药品质量差别都很大。统计显示,目前全国2000多家中药生产企业中,完全采用计算机控制的不足10家,大部分企业采用的仍是半自动和人工化生产技术,导致药品可控性极低。而日本和德国中药企业都是全程计算机控制,确保最终制成质量稳定一致的中药制剂。
难道中药企业不愿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国内中药企业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中,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让价格成为最敏感的因素,因此相对质量来说,企业更关注成本能降多少、能否在竞争中胜出。而质量控制工艺如全自动计算机控制网络投入巨大,自动化成本还要高于半自动或者人工化生产成本,对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无“益处”。结果是企业对新技术不“感冒”,人们对国产感冒药效果也不“感冒”。不接纳最新科技的“引力波”,国内药企正在失去产业升级的先机,喊了多年的“中药国际化”或演变为“中药材国际化”。有数据显示,日韩两国在世界中药市场所占份额已超过中国,达到80%—90%。具有讽刺性的是,日本中药制剂的生产原料中75%都是从我国进口。本是中药的原产国,却沦为中药材出口国,给中药企业敲响一记警钟。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门槛。这释放出为中医药“松绑”的信号,但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医药发展亟待推开政策的“玻璃门”、迈过规定的“高门槛”。以中成药为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明确增加中成药品种数量,以更好发挥“保基本”作用。而药占比的政策规定明确:“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药占比下降,中成药最受伤。原因是中医院药品所占比例较高,很难通过其他方式降低药占比。不少中医院只能少用中成药。
以开放心态发展中医药产业,一些对企业管得过细、过死的地方,要通过转变部门职能、简政放权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比如,实施14年之久的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最近被取消,实施10年的药品电子监管码宣布暂停,让企业松了一口气。这两项制度强制实施,让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取消它们有利于让国内药企将有限的财力用到刀刃上,有利于在国际同业竞争中胜出。
感冒药告别“去日本买”,有赖于医药产业供给侧加快改革。这不仅需要出台“打到点子上”的硬措施,还需要“扶上马送一程”的真支持,更需要包容宽松的好环境,让“做好药、为中国”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10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