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时间:2016-01-05 15:34:58 热度:603
2015年12月30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典赞·2015中国科学传播”主题发布会于北京举行,现场对外发布了2015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和“十大科学传播人”。“十大科学传播人”中有三位是食品领域的专家,也是科信中心专家组成员,分别是陈君石院士、马冠生教授和范志红教授。
陈君石作为我国食品毒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在食品安全领域备受尊重。在我国当前错综复杂的食品安全环境下,他敢言能言,常年活跃在食品安全科普最前线,积极回应公众对热点事件的疑惑,犀利的观点中,展现了科学家应有的时代担当。下面是陈君石院士在“典赞·2015中国科学传播”会议上的发言。
从流言谈谈科学传播
——陈君石院士在典赞2015上的讲话
陈君石院士在现场解读流言
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一直是老百姓十分关注的话题。但是,关于吃,我们总是存在很多疑问。今天,中国科协公布了“2015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最终入选的10条“科学”流言中,老百姓密切关心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相关的流言占了4条,分别是“自制水果酵素能瘦身美容”、“草莓农残乙草胺超标可能致癌”、“火腿培根是致癌物与砒霜同列”和“使用植物油做饭可致癌”。
以“火腿培根是致癌物与砒霜同列”这条流言为例,我想讲讲科学传播中一些常见的问题。
首先,这条流言的最大问题在于混淆致癌与毒性强度了。
说加工肉致癌是身是科学的,但要拿它和砒霜一起说致癌就不对了,说加工肉毒性和砒霜一样就更加不属实。
加工肉的确可能致癌,也被WHO评为一级致癌物,一级致癌物就是最高级的致癌物,而红肉(也就是我们常吃的牛羊猪肉)被评为二级致癌物,就是可能致癌。这个结果是全世界上多个国家结合当前的研究证据共同讨论评价的结果,由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公布的。IARC是一个科研机构,它负责组织科学家来评估我们环境和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各种各样致癌物,有化学性的还有生物性的,所以,加工肉致癌的确是有大量科学证据,特别是人体证据来证实,大家不必怀疑。
但把砒霜致癌和加工肉划等号,这就是错误的。因为说加工肉致癌,是因为它的证据强度最强,根据证据强度可以划分到一类致癌物,但不是说他的致癌能力和致癌的的强度,这是另外一件事情。其实,同样排列在一类致癌物质中除了砒霜和加工肉以外,还有烟草酒精,显然他们致癌的强度显然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悚人听闻的把加工肉、把砒霜、把烟草等同起来。酒精同样被评为一类致癌物。那就意味着喝酒,所有的酒精饮料都是一类致癌物,但是却并不等于他们的致癌强度都很强。
我想说明的第二个问题是,决定一个人或者说一群人会不会得癌,除了他接触的致癌因素以外,很重要的决定于接触的量有多少。换一句话说,致癌强度大的,比如说,烟草,你不需要抽很多的烟就能够致癌,但是烟草的致癌强度和抽烟的多少是绝对有关系的,偶然抽一回烟是不会得肺癌的。
那么,同样的道理用在喝酒也是一样的,那么对于今天的主题,加工肉、培根、火腿、腌肉等等也是,量的问题是一个关键。所以,我们来正确解读,不要一听就被吓坏了。如果不是吃的很多的话,那么,它不会造成致癌作用。
那么,IARC公布这一条科学结论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条科学信息呢?
IARC决不是为了吓唬大家的,更不是用来炒作、制造恐慌的,它其实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肉类消费观念,提示我们,肉时要吃的,但不能多吃。这才是它的意义。消费者完全不必因为由于这样一条科技消息的发布,就完全不吃肉了。
而且,从营养学上来讲,我们本来就提出食物要多样化,营养要均衡。不论是不是一类致癌物质的培根或其它加工肉,只要不是吃的很多,完全可以成为平衡膳食的一部分。所以,IARC发布的科学结论,是可以在科学上做出贡献的。
当然,学术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也可能有个别的科学家不同意这样的结论,但也没有关系。作为科学传播者,我们应该将科学主流意见传达给消费者。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是一个权威的科学组织,它并不是代表一个专家的意见,而是全世界众多科学家共同的意见,代表的是现阶段科学家的主流意见,我还是倾向于相信他们的结论。但是,我们也不要被他吓唬住了,正确的理解就可以了。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1
2024-12-20
2024-12-20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