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新知:味精对人体有害吗?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5-11-13 10:25:05 热度:751

作为最常用的调味品,已经使用了100多年

科 文

  ■作为最常见的调味剂,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盐,摄入后不仅能转化为人体蛋白质的组成部分,还能增进食欲, 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
  ■味精虽好,但不要多放,同时要注意投放的温度和时间
 
  微信朋友圈中有文章说,味精对人体有害。“味精中毒的症状包括晕眩、头痛、肌肉收缩、咳嗽,甚至影响生育能力、造成永久性脑部创伤……”如此骇人听闻的内容,都是真的吗?
  相关的研究表明,在菜肴或者食品中添加适量的味精是安全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等权威部门的评审显示:味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一定的限制,无需担心其安全性。
  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盐,摄入人体后可转化为谷氨酸、谷氨酰胺和酪氨酸,而这些氨基酸是人体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单元之一,有着重要的功能。
  据研究,味精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提高人体对其他各种食物的吸收能力,对人体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味精中96%的谷氨酸能被人体吸收,形成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它又能与血氨结合,形成对机体无害的谷氨酰胺,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氨的毒性作用。
  味精还能参与脑蛋白质代谢和糖代谢,促进氧化过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起到良好作用,因而对人体健康有益。
  味精主要是通过刺激舌头味蕾上特定的味觉受体,比如说氨基酸受体或谷氨酸受体,带给人味觉感受。这种味觉被定义为“鲜味”。
  虽然味精是安全的,但是在炒菜的过程中也不能过量添加,要适度使用。毕竟味精只是一种调味剂。同时,在炒菜的过程中,要注意味精投放的温度和时间,适宜的温度是70℃—80℃,最好在汤菜出锅前投放。
  自1908年首次发明以来,对味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潜在的神经毒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将味精认定为一般安全食品添加剂,可以在食品行业应用。
  为了进一步证实味精对机体代谢的作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味精可以促进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脂肪沉积,促进肥胖。
  研究同时发现,味精和脂肪都会促进肥胖,但对促进肥胖发生的机理不同,二者对促进肥胖形成方面存在着拮抗(相互削弱)的作用。
  (摘编自《中科院之声》)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