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5-07-22 07:02:13 热度:1066
雷菊芳,女,1953年1月出生,甘肃临洮人。197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真空物理专业,高级工程师。现任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等。
朴素的灰白色衬衣,合脚的布鞋,灰白的头发随意挽在脑后,未施脂粉。
在北京的一家素食餐厅见到雷菊芳,这位所创办企业市值以百亿计的女企业家,却并无半点傲人的气场,年过半百的她此刻更像一位亲切的长者,平和且淡然。
“就财富而言,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多成功。但作为一个企业,永远处在一个选择的过程中,有可能把好事做成坏事,或者有些东西识别不了,所以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她说。
民族医药的守望者
公司的人都称呼雷菊芳为雷工,因为她是个工程师。一路走来的创业历程,她没有过人的营销手段,骨子里却有一股子韧劲。
因为机缘而和西藏结缘,恰恰是西藏的这段经历,雷菊芳经常看到当地的医生给藏民看病,亲眼见证了那些看似平凡的小药丸和药贴,治好了很多让医生头痛的疑难杂症,同时她也被饱含智慧和科学的传统藏医药深深吸引。
“西藏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不仅仅是纯净的原药材,更多的是文化和疗效成就了藏药的地位和尊严。”雷菊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一方面看到当地藏药资源如此丰富,藏医外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效果很好,除了涂药水,还有药浴、贴的、擦的、热敷的都有,但另一方面,但这些治疗方法在现代社会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藏医大多是当地口口相传,缺乏大规模普及的条件。
雷工告诉记者,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决定创办奇正藏药,其实就是做一件事情,通过用现代工业的技术对藏医药加以改进,搭建一个桥梁,把藏药和藏医文化传承到更远。
“做产品,其实最后做的就是良心,只有理念正、产品正,企业才能正,才会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并在市场立足。”雷工说。
古代兵法家孙子的一句话:凡战,以奇胜,以正合。奇正之术,不竭于江河。回忆起当时第一次给奇正消痛贴推广的时候,雷工告诉我们,新产品问世后,没有好的营销方法,只能免费给人试用。考虑到运动员因为训练的特殊性,对止痛消炎的需求明显,这也成为雷工市场推广的敲门砖,从八一篮球队到国家体育总局,雷工带着这些神奇的药膏,住在体育总局招待所的地下室里,每次住上五六天,跟队医见见面,跟教练见见面,指导运动员用药。
“让我惊喜的是,医院、运动员……哪里需要我们就把药送到哪里,最后80%以上都给了我们订单,这就说明,疗效是产品最好的广告。”雷菊芳告诉记者,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奇正藏药一直坚持经典方剂、道地药材、创新工艺、科学验证、大众传播的藏药开发之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货真价实的藏药和原生态健康产品,一步一个脚印奠定了以产品诚信为根基的企业文化的原因所在。
在“商业”和“伦理”中取舍
雷菊芳总说,自己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太忙,没有太多的时间能静下来体悟人生。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她时常用因果来提醒自己。“任何企业文化,经营的事业,一定要相信因果,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都要心怀安定,如履薄冰,要有底线和原则。”雷工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有人可能认为,只有当国企老总才会有私心,因为资产是国家的共有的,而民营企业的老板则不受约束,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民营企业发展越大,老板和企业的发展也会存在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你做任何选择时保证出发点一定要是好的,有善因才能结善果。
特别是在做很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在商业和伦理方面有明确的界限。雷工讲了这样一件事,几年前,西藏有一位有名的专家研制出了一个以雪莲为主材的药,用来治疗烫伤,效果非常好,已经完成临床并准备批量生产,希望和奇正合作,转让成本非常低,但是这个看起来非常划算的好项目,奇正最终却放弃了。
“主要原因就是雪莲作为药材,在西藏是濒危的,奇正一旦大规模生产,必然会造成对雪莲需求的激增,很多当地人会为了经济利益而疯狂采集,从而加速这一珍贵资源的枯竭,或者最终只能通过找替代品降低标准,这对于消费者而言又是不负责任的。”她说。
“雪莲可能长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地方,拔掉一个就没了,过几年才能长出来。”在雷菊芳看来,做藏药,一定要考虑对于环境的影响,不能让自己的利润建立在伤害环境的基础上,这就是一个企业的判断和取舍。
雷菊芳告诉记者,自己总在想,这么美丽和神奇的西藏土地上,我能为她多做点什么。也正恰恰是这样的一份坚持,让雷菊芳和她带领的企业一路走来收获颇丰,“奇正藏药”同时获得国际发明金奖,入选非处方药重点品牌,列首届OTC产品排行榜中药外科类第一,成为全国驰名商标。在此之外,雷菊芳还在坚持自己的公益事业,在藏医药领域践行光彩事业十几年,从捐建公路,扶助孤残到参与光彩事业,在自己的企业形成持续承担社会责任的机制,2007年,在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下设立了“西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专项基金”。截至目前,奇正累计投入近9000万元用于各项赈灾、扶贫、西部和藏区医疗、教育等公益事业的发展。2003年,她将奇正的第三座药厂建在国家级贫困县榆中。相比将药厂建在其他较发达地区,建在榆中就意味着奇正每年要多投入600万元。而奇正已经连续数年成为政府表彰的纳税诚信企业,入选最新中国私企纳税百强榜。
被忽略的宝藏
“除了藏药外,最近我们还研究考察了很多其他民族药,非常神奇。”雷菊芳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藏药结缘让她开始慢慢对民族医药产生了兴趣,而她花了很多时间走访了很多民族,很多地方特色的医药无论从效果还是成本上来看,都非常具有开发和推广价值。雷工说,“我希望奇正可以慢慢做这样一件事情,除了藏药以外,还能把更多好的其他民族的药也可以逐步推广到市场上来。”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她看来,民族药是我国传统医药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民族医药发展存在着不少困惑。一是投入开发资金较少;二是民族医药药材多是地方特色植物药,产量多少不一,不利于民族药的生产。
她对记者坦言,民族药的资源问题一直被认为是关键的“瓶颈”问题。以藏药材为例,尽管有不少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开展种类多样的资源保护与研究工作,但多数停留在濒危物种的种植抚育技术攻关、小规模基地建设方面的保护与开发还处于相对原始朴素的起步阶段。
如何来保障民族药资源可持续性发展?雷菊芳告诉记者,首先,应该开展民族药用资源的调查,掌握常用品种和稀有濒危品种的资源状况,并在市场准入源头设立标准。比如,在未来3年内,科学、客观地理出如下三大目录:可开发利用的品种、可开发但应受到一定限制的品种,禁止开发利用的生物资源;其次,引进权威的国际、国内科研机构和专家团队,加盟到我国民族药药材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事业中;再次,积极调动生态贸易领域的企业和产地居民的参与,确保此项工作在产地居民和产业经济中真正扎下可持续发展的根子。在雷菊芳看来,应大力支持民族药进入医保目录,从而进一步缩小民族药与同行传统中医药企业的差距。
“疼痛管家”互联网新尝试
“我的一些老同学们,很多都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和以前不同的是,他们在微信上非常活跃,这也让我看到了,互联网真的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雷菊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雷菊芳告诉记者,奇正一直都扎根在疼痛领域,并且产品的认可度很高,下一步希望将互联网的思维和产业发展结合,构建一个更为完善的类似“疼痛管家”这样的新产业链。“比如通过这样的一个互联网尝试,可以帮助病人进行快速的自我诊疗判断,并按照症状推荐合适的治疗方式和用药建议。”雷菊芳告诉记者,其实很多老年人身体的部位疼痛都具有共性,我希望构建这样一个互联网的平台,把这些有同样疼痛症状或者相同年龄的人集中起来,他们可以相互成为咨询师,形成一个社群,同时还可以进行快速的专家咨询,给出一个整体的治疗方案,比如以七天为周期的,包括一些外治的穴位按压。
在她看来,一旦形成这样的社群,也可以慢慢帮助家庭减少困难和麻烦,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有很多的同病相怜的人,他们可以互相交流,有很强的社交属性“我希望将来的奇正,在互联网改变生活方式的时候,能够通过互联网,来扩大民族医药的辐射半径,能够更系统的有效的帮助更多的人。”雷菊芳说。 (张浩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9
2024-11-02
2024-11-02
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