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走出血脂异常认知的4个误区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5-02-13 17:27:50 热度:1019

□ 本报记者 于 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发病率也明显升高。日前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发布的《2013年度体检统计资料报告》显示,血脂异常已连续几年成为北京市民的首要健康问题。但由于血脂异常具有隐蔽性,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其危害性,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陈琦玲教授提醒广大患者,以下血脂异常认知误区应予以避免。
    误区一:血脂异常要多多忌口
    有的患者一经查出血脂异常,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无所谓,想吃什么吃什么;二是什么东西都不敢吃了,恨不得把所有看似“危险”的食物都忌口了。由于过分限制饮食,有的患者甚至出现了营养不良。陈琦玲指出,胆固醇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需要一定量胆固醇维持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胆固醇在人体神经系统中,与糖脂、磷脂组成的神经髓鞘,包围在神经纤维外面,对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起保证作用。此外,胆固醇还是人体合成许多重要物质的原料,可以合成胆汁酸盐、7-脱氢胆固醇、类固醇激素,它们对人体新陈代谢都极为重要。控制饮食,主要是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血脂异常患者要注重饮食均衡,还是需要摄入必要的胆固醇,决不能因噎废食,什么都不敢吃。
    误区二:过分担心药物不良反应
    有的患者因担心对肝脏有损伤,而对调脂药物敬而远之,不愿意接受调脂治疗。事实上,药物代谢有不同的通道,选择合适的药物,可避免因相同代谢通道药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药物蓄积。如果患者本身有肝脏疾病导致肝功能受损,或者自身有多系统疾病,正在服用很多药,可告知医生,请医生帮助选择药物。另外,要做好定期监测,在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医生会和患者一起权衡利弊,选择对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误区三:忽视定期监测
    有的患者对定期监测的重视程度不够。陈琦玲提醒说,即使没有不良反应,在开始服用调脂药物1个月后也要复查。一是检验疗效,二是检验是否有不良反应如常见的肝脏功能受损。如果检查结果肝功能转氨酶升高小于3倍,则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减药;如果转氨酶升高大于3倍,则建议停药观察;如果患者服药后感觉明显肌肉酸痛,则建议停药,并到医院检查,看肌酶是否升高;如果患者出现尿色黄,则可能是肌溶解的表现。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肌酶增高没有特异性,有的患者曾出现因为运动器材使用不当或运动过量造成肌肉酸痛,导致肌酶升高。因此,建议患者在服用调脂药物时不要剧烈运动,以防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假象。
    误区四:血脂正常后骤然减、停药
    有的患者在用药一段时间后血脂好转,便认为已经治愈,还有的患者担心副作用而停止服用调脂药,结果血脂水平出现反弹并恢复高水平,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陈琦玲提醒,调脂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长年坚持治疗。对明确的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建议终身治疗。当血脂水平稳定一段时间,可以考虑对药物进行减量,但是,突然减量可能造成反弹,因此要注意监测。通过调脂治疗达到理想效果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和医生协调,将用药剂量调整为较小的维持剂量长期服用,可达到调脂治疗的最终目的。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