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时刻筑牢心梗救治防线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14-11-28 11:16:49 热度:1201

冬令之际身体要将息 闲暇之时生活须规律

珏 晓 苏文娟

  冬季更要防心梗
  冬季是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的高发季节。它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冬季到来之时,一些北方人的工作相对放松,闲暇时间多起来,生活就不够规律,打麻将、网聊等没了时间限制,喝酒、吃肉也没有定量限制。这个时候就是最容易让心梗等病患找上门的时候。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心梗约60万例,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在我国首个“心梗救治日”启动仪式上强调,政府、学会、医学专家、媒体朋友、社会企业等共同承担起责任,帮助患者、急诊科医生、心脏科医生“120分钟,传好生命的接力棒”,摆脱“心梗抢救拖延症”。牢记两个120: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莫让时间成为生命的阻碍。
  “再灌注治疗”可救人一命
  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的患者中约50%发病后1小时内在院外猝死,死因主要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如能在发病后的120分钟黄金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抢救,将极大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霍勇说,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心脏的血液供应犹如断电一样突然停止,会对心脏造成极大伤害。如果抢救不及时,往往意味着一条生命的消逝,一个家庭的破裂。通过放支架和溶栓的方式开通血管,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在医学上被称为“早期再灌注治疗”,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每拖延一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
  但遗憾的是,在这场生命与时间的争夺战中,我国的答卷并不十分理想。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约70万例,只有5%的患者得到规范治疗。很多人还没意识到早期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性。患者发病后很长时间才到医院、家属犹豫不决、院前急救体系有待完善、基层抢救水平有待提高等,都影响了血管再通时间。
  心梗不是老人专利
  霍勇说,以前,急性心梗是老年人的专利,因为他们大部分有冠心病或其他冠状动脉病变。近来年,随着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向二三十岁人群扩散,心梗患者出现在四五十岁的人群中也不罕见。
  霍勇教授建议,有冠心病或者有AMI高危因素(如有家族史,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肥胖、吸烟、过度劳累者)的人,一旦出现胸痛等心梗症状应快速拨打急救电话。当患者把接力棒交给急救人员后,训练有素的专业急救团队应快速诊断,将患者快速地运送到附近能提供24小时心脏急救的医院接受治疗,并迅速与接力赛第三棒——医院医生衔接。“这场接力赛的理想时间是120分钟,但启动按钮的权力掌握在群众手里。”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葛均波认为,导致就诊超时的一部分原因是患者自己就诊意识不高。不少年轻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总喜欢扛着、耗着,认为忍忍就过去了,等实在扛不住了,再赶到医院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急性心梗后,留给我们抢救的时间其实很短。心梗后,心肌的血液供应被中断,如果不及时恢复,心肌坏死的面积就会一点一点变大,这也是心梗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我们常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治疗一定要越早越好,千万不能等。
  正如前面提到的,心梗最有效的治疗是通过溶栓、放支架等方式的再灌注治疗,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直接植入冠脉支架的效果更好。一般来说,在心梗发生后3小时内接受再灌注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范围;6小时内及时放入心脏支架,也能发挥很大作用,一旦超过12小时疗效就差了。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接受支架治疗,先接受溶栓治疗也能将救治时间窗拉宽,根据溶栓情况进行转运介入治疗或溶栓后3~24小时内冠脉造影,也能取得较好效果。
  霍勇提醒,心梗的抢救需要有三道关。第一道关,患者自己。有心梗危险因素的人,出现胸痛等心梗症状,一旦发病就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马上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每5分钟重复服用1次。如果含服3片后仍无效,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第二道关,急救运送。将患者快速运往有相关救治能力的医院;第三道,医院救治。急诊科、心脏科等相关专科医生迅速争取在90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其中患者这关尤其重要,直接决定抢救成功与否。患者及时拨打120等急救电话,医生在120分钟内尽快完成救治,是两个很重要的“120”观念。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