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白衣曾宪华三招巧解患者投诉

来源:武汉晚报 时间:2014-11-13 22:51:57 热度:520

曾宪华正在和患者沟通。记者胡伟鸣 摄

  长期身处医患矛盾的风口浪尖,不少医院投诉办公室的负责人常常自嘲自己“像一个负面能量收集器”。
  但是,武汉市第一医院投诉办主任曾宪华却干得得心应手。她的体会是:“八成病人投诉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病人赌的就是一口气,我要做的就是让病人消气。”
  曾宪华从事这个特殊工作2年多了,她边干边总结,硬是摸索出能成功化解患者怒气的三招:认真倾听、到现场去、善意拖延。
  认真倾听,病人的气消了一半
  昨天上午,市一医院投诉办,曾宪华正在接待一名病人家属。刚进门时,这位投诉者虎着个脸,但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后,她面带笑容起身离去。
  这种情形,是曾宪华的工作常态。每接待一次投诉通常要花一两个小时。她开玩笑说:“投诉办可以叫‘谈话办’了。”她的同事们则佩服她:一坐几个小时,耐心、耐烦地跟病人、家属反复沟通,“不管投诉人情绪有多激动,最后都会被曾主任成功安抚。”
  曾宪华却不觉得自己有多大能耐。她说,自己做得最多的是倾听,给病人和家属足够的尊重,他们的气就消了一半。
  上周,一名中年男子怒气冲冲地来投诉,说早晨6点钟不到就来挂号,轮到自己时,专家号竟然没有了。他大声质问:你们的专家号都被票贩子承包了吧?
  曾宪华不慌不忙,先让病人坐下,再倒上一杯水,拿出笔记本,请他把情况再说一遍。病人明显有些吃惊,说话声音马上变小了,等他把事情经过说完,情绪就已经完全平复了。
  事后查证,他挂的这位专家,有一大部分是预约挂号,现场排号很少。病人得到回复后,反而向曾宪华道谢:“真没想到你们对一个投诉会这么认真。”
  到现场去,最能平复“怒火”
  武汉市一医院日均门诊量7000人次,今年前3个季度,查实并记录在案的投诉只有50件。其实,这只是投诉办工作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投诉在现场得到了化解,并未记录在案。
  工作中,曾宪华发现,医务人员一句话不对味,一个眼神不到位,都有可能引发一次纠纷。这类投诉与医疗事故纠纷不同,起因小,事情小,但影响却不会小,严重的会干扰医院正常秩序。
  对于火气比较大的投诉病人,倾听之后,曾宪华还有一个绝招:跟病人一起重返现场。她说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与医生见面,可以完整地了解事情经过,二是可以帮病人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可以体现对病人的重视。
  72岁的肖爹爹为做钡餐往医院空跑了两次,周六过了早做不成,周日医院不做该检查,等到周一第三次赶到医院,碰到科室晨会耽误了一会,老人大发雷霆,当即放弃检查转而投诉。
  曾宪华听完投诉,带着肖爹爹重返科室,耐心作出解释,并全程陪着老人做检查。
  检查做完,肖爹爹的气消了。曾宪华说,其实只要肯陪病人到现场,他们的气就消了一半。
  善意拖延,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曾宪华从2012年开始处理投诉。工作之初,碰到因客观原因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她会实话实说:“这个问题目前解决不了……”病人一听,仿佛火上浇油,根本听不进后面的解释。磨练了两年,同样面对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在她会这样回答:“我会把这个问题向上级反映,三个工作日之内一定给您答复。”
  往往在两个工作日之后,她就会主动给病人打电话,虽然仍是解释说明,但效果却大不相同,通常都能得到病人的谅解,而不是怒火。曾宪华分析,病人正在气头上,只能顺着讲,听不进一句逆耳的话;但问题确实又难以马上解决,比如停车难,这时只能善意拖延;两天之后,病人的气已经渐渐消了,再打商量就容易得多。
  这一招还能用在激烈的争执中。医患双方发生矛盾时可谓急火攻心,很难听进第三方劝解。曾宪华一般会想方设法劝病人先回家,然后通过电话沟通。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曾宪华越来越感到,投诉不等于处理医生,解决患者投诉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医患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同时也帮患者解决就医中的实际困难。
  消气有方,“老投诉”成了老朋友
  “我原来脾气并没有这么好。”曾宪华坦言,每天面对抱怨、指责,她起初也会觉得烦躁,工作中不得不尽量忍耐,但回到家里便会冲家人撒火。直到有一天,她在公汽上遇上一对母女,她们正抱怨一家医院服务态度不好,立刻引起了其他乘客的共鸣,“当时整车人你一言、我一语,简直像开医院的批斗会,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这让她意识到,如果投诉不能及时彻底处理,口耳相传,扩散效果会十分惊人。从那以后,她对每起投诉处理得更加认真,渐渐地,竟能从负能量中发掘出正能量。
  上周末,曾宪华又接到了病人叶秀文的电话,她的颈椎病突然发作,想去市一医院汉西分院看病,但分院周末没有针灸科门诊,便请她代为联系。
  71岁的叶秀文实际上与曾宪华是不打不相识,她告诉记者:“我因为投诉认识了曾主任。她做事实在,又很和气,一来二去就成了好朋友。”
  “老投诉”变成老朋友的事例还有很多,他们不光有曾宪华的手机,甚至还有她家里的座机,有问题随时打电话——他们知道,曾主任肯定会尽力而为。
  对此,曾宪华从来不觉得烦,反而看作是一份荣誉,体现的是工作能力。
  记者余乐 通讯员谢沛霖 杨敬慈 徐若云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