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产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产业资讯
坚守高品质 成就老品牌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4-09-29 10:10:21 热度:827

□ 本报记者  陆 悦

  扬子江药业、东阿阿胶、仁和药业、华北制药、同仁堂……这些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老品牌药企。9月24日,“老味道、老故事、老品牌——坚守诚信的力量”主题研讨会在经济日报社举行,上述药企负责人、专家学者、媒体齐聚一堂,听老故事、追忆传统,感受行业品牌企业的诚信文化和历史传承,弘扬质量为本、诚实守信的行业风气。
  据了解,“老味道、老故事、老品牌——坚守诚信的力量”活动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起,各地区严谨推荐、精心遴选出来的企业,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老品牌,并仍在行业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也是传承中国诚信文化、坚守商业道德的突出典范。
  扬子江:科技创新守卫药品安全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药品质量亦如此。”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在研讨会上如是说:“没有什么能够把我们打倒,唯有质量!”他表示,扬子江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一系列无中生有的“劣药风波”、“假药事件”考验,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最终赢得公正的评判。
  研讨会上,徐镜人介绍了坚守质量保障、科技创新的小故事,让与会嘉宾感慨良多。据悉,2006年,为提高小容量注射剂灯检控制水平,扬子江药业在同行中第一家引进全自动灯检机。但在设备调试过程中,由于国产安瓿瓶外观质量差异,进口设备无法100%剔除,屡屡出现漏检导致无法使用现象,对此意大利工程师也束手无策。为此,扬子江QC小组勇于挑战,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从设计层面寻找解决方案。面对几十次的失败,他们始终没有气馁。历时一年攻关,一款完全由企业自主设计、制造的外观检测机成功诞生。该外观检测机配合进口灯检机使用,全面控制了产品质量风险,为行业实现小容量注射剂自动灯检提供了解决之道。
  “QC小组的构成人员不是什么高精尖人才,而是企业中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普通职工。这说明扬子江的质量管理已经落实到全员参加,让最基层的人都参与进来。”沈阳药科大学教授孙利华对扬子江的QC小组给予高度评价,她认为扬子江的质量管理“非常扎实”。
  徐镜人表示,这些年,当医药行业受各种药害事件陷入诚信危机时,扬子江总能做到坦然面对、无愧于心。扬子江的核心价值观为“高质、创新、惠民、奋进”,将“高质”摆在首位,正是源于对质量无止境的追求。对此,孙利华点评,“药品是全球公认的特殊商品,其生产环节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是质量;质量好,品牌就会过硬,就会受到市场的认同和欢迎。”
  东阿阿胶:用纯正原料做厚道企业
  “东阿阿胶之所以传承3000年,不仅是一个补血产品,也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更包含了做人厚道的经营理念。”东阿阿胶副总裁李世忠在会上倡议阿胶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都能够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关注原料,关注产品安全,支持产业健康发展。
  保证质量是医药企业的第一要务。李世忠表示,对于食品药品企业来讲,生命线是质量安全,诚实基因是理念,每一个药品食品从业者都应该落实诚实主体责任。据悉,东阿阿胶现在实施的是纵向一体化的管控模式,是实现产品全过程可溯源的一个全产业链模式。李世忠介绍,早在2002年,东阿就尝试在全国毛驴资源比较集中的区域建立阿胶的原料基地,主要集中在新疆、山西的晋北,这些半农半牧的地区,目前已经完成了阿胶原料基地的战略布局,一共建立了20多个毛驴养殖示范基地,并为农户提供技术保障和订单回收。同时还建立自己的原料收购网络,从原料进厂到全过程的监控非常严密,实现了产品质量全过程可追溯,从原料来源保证产品质量。
  “以金牌的工作质量创金牌的产品质量,是东阿阿胶一直以来坚守的质量理念。”李世忠说,东阿始终坚持纯手工挑选每一张驴皮,有些供应商一开始不理解这种坚持,认为挑选驴皮的时候过于苛刻,但时间长了,他们逐渐理解了,东阿阿胶是用纯正驴皮生产出来的阿胶,这样才是消费者可以放心吃的好东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药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郝近大表示,市场上阿胶种类非常之多,造假也非常严重,让老百姓很难识别,作为龙头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多做一些科普宣传活动,让公众识别假冒伪劣产品。
  华北制药:高质量标准覆盖产品全周期
  华北制药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它的建成开创了我国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历史,使中国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了改善。60多年来,华药逐步发展成为拥有五大产业链,40多家子公司,近2万名员工的特大型制药企业集团。2009年6月,华药实施重组,成为世界五百强公司,是中国医药第一个驰名商标,并入选福布斯杂志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之一。
  华北制药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文富在华药工作了近30年,对华药有着深入的了解。他说,华北制药的品牌根本源于质量管控体系和全员的质量意识,以及高质量的标准,质量管理覆盖了生产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刘文富介绍了他刚到华药不久就遇到的事情:当时,华药一批产品在接受检验时,高于国家质量标准,却被企业的质检部门批为不允许生产,生产单位的领导还受到了严重的处罚,原因是产品有一项指标没有达到华药内控标准。“当时不理解,因为这对公司造成了几万元的损失,但工作久了,渐渐明白了这背后的内涵是华药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刘文富表示。
  “药品质量的好坏要看标准,企业一方面有责任维护和实现已有标准,一方面还要尽最大努力去提升现有标准,才能形成自己强大的品牌,受到市场更好的认同。”孙利华表示,仅仅维护和实现标准不能成为好的知名品牌,华药通过内控标准实现质量更好的提升,这是所有知名企业所共有的一个共同路径和认知。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