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4-08-29 15:52:33 热度:742
配图/张妙婷
本报讯 记者朱国旺报道 第七届心理卫生学术大会日前在京召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抑郁症治疗中心主任王刚教授在会上发布了“中国首次工作场所中的抑郁症”数据调查报告。该调查是迄今为止我国首次针对雇员和企业管理者两类人群同时开展的抑郁症调查。其针对雇员的调查显示,70%的抑郁症患者因抑郁症而请假中断工作,超过一半的抑郁症患者认为注意力集中困难而使工作效率低于平常水平导致休病假。而针对企业管理者的调查数据显示,53%的管理者呼吁政府要更好的立法和制定政策保护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多发疾病,目前我国已达9000万名抑郁症患者资料显示,抑郁症在工作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2%~4.8%,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自2012起,灵北公司联合IPSOS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工作场所中的抑郁症影响”网络调查,调查全球范围内十几个重点国家。调查显示:工作场所中的抑郁症是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第一诱因,但对造成工作效率不高原因排序中,受访者却将抑郁症排在脑血管、心脏疾病之后的第三位,这说明公众对抑郁症警惕性不高。
此外,公众对抑郁症认知普遍停留在情绪症状层面,数据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出现情绪低落、悲伤等症状时是与抑郁症有关联。但在抑郁症发作期间,参与调查的抑郁症患者中,55%出现注意力集中困难,37%出现健忘,36%出现犹豫不决这些抑郁症认知症状时,很少人认为这些症状与抑郁症有关。
相比抑郁症其他症状,譬如出现持续显著情绪低落、悲伤,入睡困难、失眠或不明原因体重减轻等情绪和躯体症状,人们通常不会觉得犹豫不决是一种病,更不会刻意进行治疗,但其恰恰很可能就是抑郁症。并且,这些症状正对患者工作造成巨大负面作用。患者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完成工作,并且比平常更容易出错,造成误工、工作效率低下。
因抑郁症造成误工和工作效率低下产生的经济损失,比疾病本身治疗负担更加巨大。王刚教授解读调查数据时强调:抑郁症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超过50%源于“误工”和“工作效率低下”。有关资料中显示,在美国,抑郁症每年对企业和社会造成损失高达44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间接损失”。以2007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联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测算数据为例,我国抑郁症一年总损失达513.7亿元,其中直接用于医疗费仅为56.2亿元。
与此同时,针对企业管理者进行调查时,当被问及“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患抑郁症的雇员”,55%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加强咨询服务,53%的受访者期望政府能更好的立法和制定政策保护抑郁症患者。基于以上结果,王刚教授呼吁:政府要提供更多服务立法,从教育方面促进公众对抑郁症的了解,以政策保护患抑郁症的职业人群,这对有效干预和控制工作场所抑郁症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抗抑郁症药物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抗抑郁症的新药不断涌现,给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多选择。然而王刚教授表示,尽管随着新药的问世,药物安全性、患者服药便捷性得到极大提高,但在疗效上仍没有突破性进展,抗抑郁症药物仍然没有能够满足临床需求。
王刚认为,尽管目前针对抑郁症不同的症状有不同的药物,但是针对全部症状的药物还是不足,很难有药物除了对抑郁症核心的情绪症状之外,还能对其他如认知功能障碍,躯体症状都有很好的效果。另外,目前抗抑郁症药物起效时间较慢,从开始给药到症状改善,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延迟。
王刚指出,目前抗抑郁症药物还有一个缺陷。抑郁症完整的治疗周期不应该低于9个月,但在开始治疗奏效的药物并不一定意味着长期治疗仍然有效。在临床上经常看到,病人按照医嘱,一直坚持用药,在开始治疗时有效,却在维持治疗期间又出现病情反复,这反映了药物在长期维持治疗当中的疗效并不能得到保证。所以,抗抑郁症药物经过多年的发展,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远没有到令人满意的地步。
怎样辨别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很多人平时在工作中压力较大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抑郁情绪,过一段时间又好了。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怎样辨别是暂时性的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呢?王刚给出了以下3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当发现自己有这些问题时别给自己下诊断。因为如果不是专业的人,判断是不是抑郁症是件很困难的事。如果有了怀疑,首先考虑的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个建议:如果一定要自己判断,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办法。如这种精神状态是不是天天如此,持续两周以上;在严重程度上,是不是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其中两周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标准。
第三个建议:另外还有一个也比较容易掌握的标准,就是如果是抑郁症,则自己没有办法摆脱。如果是疾病状态,一定不是靠个人自己的努力就能摆脱掉的,至少在短时间内摆脱不掉。
综合医院,或者社区医院经常会采用一些量表来筛查抑郁症。王刚提醒,绝对不能把筛查工具当成是诊断工具。他说,这些量表只能说明患有抑郁症的可能性有多大,而诊断不能靠这个量表,只能由专业医生来确诊。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10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