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规范进行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4-08-01 09:48:15 热度:867

□ 本报记者  于  娟

  慢性乙肝治疗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指出,规范抗病毒治疗可以归纳为:确定合适的治疗对象(需不需要治疗、何时需要治疗),选择合适的药物(国际公认的抗乙肝药物包括干扰素类和核苷类似物),定期化验检查效果(每3~6个月1次),坚持正确的疗程(不可随意更换药物或停药)。
  明确治疗指征
  并不是所有感染乙肝病毒(HBV)的人都需要治疗。若患者没有指征,就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否则也会疗效不佳。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徐小元教授指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指征有:HBeAg阳性患者的HBV-DNA在105拷贝/ml以上,丙氨酸转氨酶(ALT)在2倍正常值上限以上;HBeAg阴性患者只要HBV-DNA≥104拷贝/ml,ALT在1.5倍即60IU以上。还有一种情况,肝硬化患者不管肝硬化失代偿期与否,只要HBV阳性,不管肝功能正常与否,都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临床认为,凡是肝脏弹性测定检查结果在12.5以上,排除其他原因,也可进行抗病毒治疗。
  对达不到上述治疗指征的HBV感染者,暂时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应监测病情变化,如果持续HBV-DNA阳性且ALT异常,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合理选择药物
  慢性乙肝的药物治疗可以使用干扰素和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有固定疗程、不产生病毒耐药、HBeAg、HBsAg血清转换率高且应答持久,具有调节免疫和抗病毒双重功效等优点,但是需皮下注射,价格较高,不良反应较多(如流感样症候群、骨髓抑制、精神异常等),并且有妊娠、精神病、酗酒、失代偿期肝硬化、甲状腺疾病等禁忌证。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有效性、易行性、安全性”优点,但有疗程不固定、易发生病毒耐药、停药后易复发等缺点。目前乙肝抗病毒药核苷(酸)类似物有6种,即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克拉夫定。
  徐小元教授说,每个药都有不同特点,不同患者用药也有不同选择。比方说,年龄比较小(30岁以下)、有生育需要的女性、未婚者首先推荐选择干扰素治疗,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考虑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
  重视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复查诊断在抗病毒治疗中十分重要。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e抗原定量、表面抗原定量、HBV-DNA定量。使用干扰素治疗期间每月监测1次,使用核苷类似物治疗的话则每隔3个月检查1次。
  定期复查通过检测各项指标评估药物疗效,判断是否有耐药情况出现。患者可以及时获得专科医生关于用药方面的指导,一旦有耐药情况发生,医生也可以帮患者及时处理和调整、优化用药方案。
  徐小元教授介绍,目前,对于耐药的判断除了根据HBV-DNA反弹、肝功能异常以外,还可以采用测序方法检测到病毒基因的耐药突变位点,得知对哪种药物耐药。
  把握停药时机
  抗病毒治疗一般需要足够长的疗程。如果未彻底控制病毒复制就停药,极易导致病情反弹。经过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病毒复制停止,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脏组织损伤逐渐恢复,就达到了治疗目的。但何时停止治疗,应该由专科医生来做判断。
  徐小元教授指出,一般在临床中,e抗原阳性患者若HBV-DNA长期检测不到,同时e抗原阳性变成e抗体阳性,即出现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1年以上,仍需巩固治疗。在总疗程不少于2年半时可以考虑停药。e抗原阴性患者若HBV检测不到,e抗体出现在1年以上,总疗程不少于3年也可以试着停药。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率很高,停药时机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停药后还要重视定期监测,一旦复发可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