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老板对话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老板对话
独家专访:努力让病人呼吸得更顺畅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4-07-12 18:52:21 热度:1635

本报独家专访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医学部副总裁陈小祥

本报特约记者 张 辉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医学部副总裁陈小祥

  人每分每秒都在呼吸。呼吸是否顺畅,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哮喘、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疾病正在侵蚀着国人的健康。2006年一项全国疾病死因统计显示,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病因中排在第四位(占13.1%),在农村排在第三位(占16.4%)。而2003年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暴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更因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缺乏针对性药物,引起民众恐慌,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人类能否制服呼吸系统疾病这个“恶魔”?《生命时报》为此独家专访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的领头羊——德国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大中华区医学部副总裁陈小祥,听他阐释如何让呼吸变得更美好。
  呼吸病持续高发,市场潜力大
  《生命时报》:当前,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高发。请问,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在这些年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陈小祥:这几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最值得关注的有三点:其一,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其发病率居于中国恶性肿瘤前列,近年来更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这不仅和环境污染相关,也和我们所处的吸烟环境有关;其二,难治的或新型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屡屡出现,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比如去年在中东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值得引起关注;其三,由于近年来国内空气污染加重,慢性呼吸道疾病,比如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发生率增加,每次急性加重不仅导致患者的症状短期加重,而且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比如,单例慢阻肺患者的年平均总费用(13314元人民币)约占平均家庭总收入(32880元人民币)的40%,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加重所导致的住院费用占到慢阻肺整体医疗支出的40%~70%。在欧盟,慢阻肺的总体医疗保健预算达到386亿欧元,在美国,估计慢阻肺的直接医疗费用达到295亿美元。
  《生命时报》:您刚提到难治病越来越多了,那呼吸系统疾病药物的市场潜力有多大?
  陈小祥:难治病方面,除了肺癌是医学界目前正在努力攻克的难题外,被誉为“非肿瘤的肿瘤”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该疾病的年发病率约为7~10人/十万人口,据此估算,我国现有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在30万人以上。该病会导致患者肺脏出现渐进性瘢痕形成,从而导致持续性的、不可逆性的肺功能恶化和呼吸困难。尽管这些年来,无论是IPF的知晓率还是诊疗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患者的治疗选择仍非常有限,在通过有效治疗药物来减缓疾病进展方面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从市场潜力来看,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市场前景广阔,其增长也超过行业的平均值。根据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调研咨询公司艾美仕(IMS)的数据,目前慢阻肺和哮喘的市场增长率是18%,整个中国的医院市场增长率是13%左右。
  慢阻肺、肺癌靶向药是研发重点
  《生命时报》:慢阻肺是一种严重破坏性肺部疾病。有数据显示,全球已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到2020年,它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请问慢阻肺近年来的发病情况有没有变化?在治疗领域上有哪些突破?
  陈小祥:在中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为8.2%,近年来还有上升趋势。在治疗方面,一个突破是药物选择方面。比如迄今为止在慢阻肺治疗领域规模最大的临床试验计划之一的TOviTOTM就证实,噻托溴铵与奥达特罗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对于肺功能的改善作用超越了噻托溴铵(思力华)单药治疗的效果。这项成果的最大福音在于证实了复方制剂的效果比单药更好,意味着复方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用于慢阻肺维持治疗是大势所趋。另一个突破是给药方式带来的新变革,比如最新在中国上市的软雾吸入装置——思力华能倍乐,克服了传统吸入装置的不足,实现了轻松吸入,高效肺部沉积,且易于操作携带,该吸入装置还作为全球创新的100个产品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展出。
  《生命时报》: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也一直在增长,请问在治疗特定类型的肺癌靶向治疗药物上有哪些突破?
  陈小祥: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近年来,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疗效。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分子靶向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了证实。
  从分子水平上看,比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起到重要作用,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使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在被诊断初期就选用比化疗更有效、耐受性更好的靶向药物治疗方案。今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我们分享了阿法替尼在某一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结果,证实这款药物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这是首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药物在大型的Ⅲ期临床试验中能使特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获益的研究。
  我国肺癌的治疗从最早的病理分析到现在的基因指导下的靶向治疗,可以算是一个跨时代的进步,而分型更精细的基因检测指导下的靶向个体化治疗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
  《生命时报》:不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都是维持性的,较少能够根治。未来会不会在逆转性治疗上有所突破?
  陈小祥:目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目标都是缓解患者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希望能做到完全逆转疾病。然而,要根治或逆转呼吸系统疾病难度很大,目前仍然没有进展。
  慢性气道疾病的维持治疗是未来方向
  《生命时报》:下一代呼吸系统药物将以什么为主?
  陈小祥:下一代呼吸系统药物的研发方面,慢性气道疾病(主要指慢阻肺和哮喘)的维持治疗仍是当前各大公司的研发重点,比如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用于哮喘治疗。另一个研发方向是由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组成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比如噻托溴铵与奥达特罗固定剂量复方制剂治疗慢阻肺,前者是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后者是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
  《生命时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给药途径比较多,比如口服、静脉、吸入等,请问在剂型上有哪些创新?有没有针对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剂型?
  陈小祥: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吸入治疗一般会作为首选,优于口服或者注射的方式。以慢阻肺为例,在吸入治疗中,传统的吸入装置是用于吸入溶液的雾化泵、定量吸入器、干粉吸入器,而最新的给药装置采用了软雾吸入器(能倍乐),该装置具有便携、易操作、易配合、高投递效率等特点,即使是高龄老人或儿童也很容易使用。
  《生命时报》:现在雾霾日益严重,危害呼吸系统。据一项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医药市场增长最快的是呼吸系统疾病用药。请问,这对呼吸系统药物的研发和销售会带来哪些影响?
  陈小祥:可以预计的是,雾霾会带来更多呼吸疾病,患者对呼吸系统药物的需求会增加。雾霾最容易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慢阻肺和哮喘组成的慢性气道疾病的急性加重,因此在短期内用于急性加重治疗的药物需求会增加。长远来看,由于预防急性加重的关键在于稳定期能坚持维持治疗,如果患者能够建立起长期治疗的意识,并有良好的依从性,那么对于旨在减少急性加重的维持治疗药物的需求也会有显著增加。
  《生命时报》:在中国,人们普遍更相信中成药。德国也是较早应用植物药治疗疾病的国家之一。请问您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成药是否看好?
  陈小祥:中成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我们希望在这方面也有所参与。其实在德国,植物药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比如有用于治疗咳嗽等疾病的药物,但我们公司目前没有这方面的产品。
  《生命时报》:勃林格殷格翰在中成药领域有没有与国内药企开展合作?
  陈小祥:我们与广药集团签订合约,负责广药旗下一款中药产品小儿七星茶糖浆的产品推广。这款药品是广药集团旗下潘高寿药业的上市产品,适应症为定惊消滞,主要用于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二便不畅、夜寐不安,属于非处方药。我们与广药的合作模式是,该产品将由潘高寿药业负责生产,勃林格殷格翰负责产品推广,广州医药公司负责产品分销。对产业发展的借鉴经验是,跨国药企和国内企业可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局面。▲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