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医生眼中的癌症治疗 尊重科学适度治疗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6-24 10:37:52 热度:852

□本报记者 谭 嘉□

  当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晚期癌症患者是积极治疗争取一线生机,还是放弃治疗安静走完人生最后旅程?在6月19日举行的中国癌症防控高峰访谈活动中,肿瘤专家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尊重科学适度治疗
  2年前,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毒理专家、医学博士陈作兵的父亲被确诊为肿瘤晚期,为减轻父亲的痛苦,陈作兵放弃为其医治,老人回到家乡8个月后安静离世。这一事件被媒体报道后曾引起广泛关注。
  “作为一位肿瘤防治专业人员,如果我的朋友或家人罹患癌症,我还是会让肿瘤专科医生尝试积极的诊断和治疗,要尊重科学。”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代敏教授说,“在科学手段无法奏效时,再去做这样的事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室乔友林教授更有切身体会。“我父亲89岁时诊断出肺癌,我并没有放弃。”乔友林最终选择的是让父亲带瘤生存,并根据老人身体状况选择了放射治疗。“医生非常精确的把剂量控制在既控制肿瘤生长,又没有放射性危害的范围。父亲带瘤生活了3年,我们非常知足。”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主任李槐则认为,适时、适当、适度治疗,才会给肿瘤患者带来好处。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如果所有患者都治不好,我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所有患者都能治好,我们就是神仙。”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教授说,医生应该做的是,根据诊疗规范和指南,合理评估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利弊影响,“如果某种治疗的损害大于好处,医生是不会建议做治疗的”。
  石远凯指出,对于肿瘤末期患者,如果身体状况、营养状态非常差,对治疗的耐受不好,就不建议患者做积极治疗,而建议其做营养支持治疗,运用止痛治疗、营养治疗改善患者机体和心理状态等,提高其生存质量。
  “生老病死无法回避,让患者平静、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旅程,也是肿瘤科医生必须考虑的问题。” 石远凯强调说。
  “作为医生,我们不能用感情来代替科学,即使是对最亲近的人,有时也无能为力,更多的是安慰和帮助。”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平教授也持类似看法:“姑息治疗是在主要治疗手段无法继续的情况下,通过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安静离去。”
  “对是否需要治疗的抉择不仅是科学、伦理问题,也是社会学和哲学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绿化教授认为,医学有性价比,“适当的治疗就是最佳的治疗”。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