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6-20 22:49:46 热度:779
□通讯员 邓晓洪 覃咏华 本报记者 白国志□
6月5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79岁的陈大爷早早来到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心内科,进行术后复查。他于4月17日在这里接受了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做手术的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团队。陈大爷的女儿说:“如果在以前,做这样的大手术只能转到大医院,现在就没有必要再跑那么远的路了。”
去年8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托管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后,建立了三甲医院+区(县)级医院+乡镇医院的三级架构纵贯模式,陈大爷正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
去年12月,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在新址投入运营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就进驻新址,开展了心脏起搏器植入、冠脉支架植入、冠脉造影、有创动脉监测、综合介入等项目,这些都是当地的技术空白。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张文勇告诉记者,从今年1月到6月初,依靠专家团队的支持,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完成了62台冠脉造影、6台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与去大医院相比,每一位患者可节约数千元费用”。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早阳说:“托管后,我们派出的专家多达43名,涉及10余个科室,为区人民医院新增40余个医疗项目。把技术留在那里,才是永久性的帮扶,老百姓才能长久受益。”
“纵贯模式还要将服务送到乡镇(社区),送到患者的家里。”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兼青白江区人民医院院长周谦说。
6月5日下午,记者跟随青白江区大湾卫生院康复理疗科医生鲁小平来到大夫村刘大姐家,为她做针灸治疗。刘大姐因脑溢血出现偏瘫,曾在青白江区人民医院治疗,出院后康复治疗的“接力棒”就交给了卫生院,经过持续的针灸康复治疗,刘大姐已经能够走路了。
周谦告诉记者:“大病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是出院后能否得到持续的医疗帮助。”今年年初,青白江区人民医院相继与3家乡镇卫生院达成合作协议,患者从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出院后,区医院将资料悉数传给乡镇卫生院,让卫生院的医生提供随访、康复服务和健康教育。数据显示,2月~4月,3家合作乡镇卫生院平均每家有500名~600名出院病人,其中需要后续服务的慢病患者都被“管”了起来。
周谦说,纵贯至家是为患者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实现纵贯至家,市二医院专家团队要培训区医院医护团队,区医院要培训乡镇(社区)团队。青白江区有11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们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全面合作,让全区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纵贯至家的医疗服务。”
数据显示,今年青白江区人民医院门诊量较去年同期增幅达到29.22%,入院人次增加19.17%,手术台次增幅达43.95%。“百姓满意了,自然就愿意来这里看病。”周谦说。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