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6-11 08:37:20 热度:623
本报讯 (记者乔 宁)“人造鸡蛋的消息传播了多年,可一个‘假鸡蛋’都没见着。当谣言不断涌动时,食品安全领域很难重建和强化信任,各方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努力可能瞬间付诸东流。”在6月10日举行的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上,果壳网首席执行官嵇晓华呼吁,各方要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公众准确了解食品安全问题,让谣言败给科普。
从“用针管往西瓜里打添加剂”到“吃香蕉致癌”,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屡禁不止,频现网络。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91人参与),50%的人认为当下关于食品的谣言较多。
嵇晓华认为,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食品标准有时过于迁就企业的生产活动;职能部门在人员和资源的配置上相对薄弱,专家、科学家与公众直接沟通的能力有待提高;企业在面对问题时,习惯息事宁人;科学认知水平较低的消费者容易被纷繁芜杂的外部信息所煽动。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职能部门、科学家、企业、媒体、消费者等诸多主体,境况不同,诉求不同,而科普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润滑剂。帮助公众准确了解当前的食品安全领域,需要媒体、专家、志愿者广泛动员起来,每个人都要尽量做到谣言止于自己。”嵇晓华说。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