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万物皆有毒,关键在剂量”

来源:保健时报 时间:2014-06-07 15:21:03 热度:736

食品安全博士 钟凯

    在当今快餐化的媒体环境中,一篇食品安全报道要在信息海洋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是什么?选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显然是最省事的办法,比如可以这么写:“____竟含有(检出)____,长期大量摄入或导致____”。这种句式看起来是不是很眼熟呢?
    现代医学鼻祖、瑞士医生巴拉塞尔萨斯有一句名言:“万物皆有毒,关键在剂量”。在食品安全领域,探究剂量和毒性关系的学问叫做毒理学。“万物皆有毒”严格来讲最适用于毒理学中的急性毒性,比如短期内喝水过多可引起水中毒,一下子吃1 斤盐可能会要你命。但毒理学研究不仅限于急性毒性,还包括亚慢性和慢性毒性、遗传毒性、致畸性、致癌性等,比如三聚氰胺的急性毒性比食盐还弱,但这并不等于它比食盐安全,因此风险管理的决策需要建立在对物质毒性的全面了解上。
    对于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这些投入品,必须从各个角度全面评估其毒性程度,确保不会构成健康威胁才会被批准使用,否则就应该寻找其他替代品。比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就已经考虑了终生、每天、所有可能的食品种类、最大食用量和个体差异等多个因素,留下了足够的安全边界,所以要吃出健康危害几乎不可能。
    对于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等违法添加物,管理措施是“零容忍”,只要用了就严惩不贷。对于真菌毒素、致病微生物、重金属等天然存在或难以避免的物质,一般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不仅限于标准),限制它们在食品中的含量。比如大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是很强的致癌物,当然是吃得越少越好,但是不是限量越严越好呢?如果仅考虑公众健康,答案是肯定的,但其他因素也不得不考虑。如果限量为0(不得检出),则我国三分之二的大米不能端上餐桌,由此带来的食品供应问题几乎无解。如果限量设为每公斤5微克,则依然有10%的大米不能给人吃。如果设为每公斤10微克则基本上不会有粮食损失,但相对于每公斤5 微克,每年、每百万人口将增加肝癌患者1 人。
    可以说,人类一直是在和毒物共舞,只不过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新物质和新挑战,而且科学的不断进步也会将越来越多的毒物揭示出来。尽管我们不可能百毒不侵,但可以通过科学的风险控制手段,筑起一道有效的防护屏障。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