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关注分级诊疗:基层人才荒的尴尬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6-05 10:59:45 热度:604

□本报记者 叶龙杰 葛云峰 特约记者 焦晓宁□

  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为什么仍然执着地去挤大医院?基层为什么难以分流患者?记者采访时注意到,在基层,大楼盖起来了,设备配好了,但合格的医生却越来越少了。
  在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从县医院到卫生院、村卫生室,均存在逐级挖人、业务“跳闸”的问题。要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基层卫生工作者们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良性的人才流动机制。
  盖大楼“好风光”
  缺人才难有“新气象”
  3月底,即将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陈立(化名)坐了一夜的火车抵达西安,又坐大巴在秦岭山麓间跑了3个小时,来到只有7.4万人口的宁陕县,目的是实地考察一下宁陕县医院。他此行的路费、住宿费就是由这家医院提供的。
  首先映入陈立眼帘的,是该院新建成的综合大楼。这栋大楼共有9层,坐落于穿过县城的长安河畔。然而,持续多年的医生流失及人才荒现象,显然难以支撑县医院的这种表面“风光”。
  该院院长陈玖浩介绍,医改启动后,该院门诊、住院人次分别从2008年的5万人次、1000多人次增长到2013年的10.2万人次、4300多人次,目前床位使用率达到101%。而在全院205名职工中,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只有52人,其中还包括4位院领导、5位返聘专家。5年来,该院先后招聘了17名医学本科毕业生,如今留下的只有6名。
  “一般毕业生在医院呆3年就能考上执业医师资格证,考上后能走的就走了。”陈玖浩说,这也是医院宁愿出钱也要让陈立这样的毕业生过来看看的原因。
  骨干被抽调充实县医院
  卫生院业务“跳闸”
  今年3月,宁陕县医院在陕西省森工医院的支援下,开设了有9张床位的儿科病房。首位被派来支援的儿科主治医生申波发现,9张病床就没有空闲的时候,天天爆满。
  “来了才发现,这里的儿童以前看病确实不方便。现在住院的主要是一些肺炎、肠炎、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大都来自乡镇,到县医院要2个多小时车程。这里如果没法住院就得去西安,那要花更多的钱。”申波说。
  为了充实该院儿科病房的人员力量,宁陕县卫生局动用行政手段,从该县四亩地中心卫生院、龙王中心卫生院抽调了2名业务骨干配合申波工作。作为四亩地中心卫生院仅有的2名执业医师之一,郭山至今还记得院长含泪送别时说的话:“你走了,卫生院今后可怎么办啊?”
  该县筒车湾中心卫生院院长余剑东说,目前筒车湾中心卫生院共有8名正式职工,业务骨干年年流失,多是被卫生局调走的。“去年就被抽调了5人,分配到县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原来卫生院还有个检验科,人被调走之后只好关门了。”
  宁陕县也在积极为乡镇卫生院补充人才。去年4月,宁陕县卫生局采取合同聘用制的方式,为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37名公共卫生人员,由县财政、县卫生部门每年拿出120余万元,共同承担每人每年3.29万元的工资。
  余剑东介绍,筒车湾中心卫生院分到了5个人,其中1人后来考上镇政府公务员离开了。目前,筒车湾中心卫生院每天的门诊量只有十几人次,患者外流现象严重。
  在宁陕县卫生局招聘的37名公共卫生人员中,就有筒车湾卫生院管理下的海棠园村村医朱汉英,现被分配到邻近的梅子镇博爱卫生院工作。“海棠园村现在没有村医,工作只能由邻近村子的村医接手。”余剑东说。
  向下“虹吸”难以为继
  广揽毕业生全县总动员
  患者从乡镇外流,余剑东归因于县级医疗机构对乡镇卫生院人才的“虹吸”。而在陈玖浩看来,如今这种“虹吸”已越来越难以为继。
  2014年,宁陕县医院制订了一个计划,准备招聘临床医学专业15人、中西医结合专业10人、中医专业5人、影像医学专业2人、临床医学麻醉专业2人。为此,全县总动员,县医院派人会同县卫生局、人社局专程赶赴四川泸州、宁夏银川、山西太原多地医学院校广揽毕业生。
  “目前已有30人有了初步意向。”陈玖浩说,这些初步意向是建立在优厚待遇的基础上,“每人给予3万元安家费,工资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上浮2级。也就是说毕业生一到医院工作,月薪就达4500元(包括五险一金)。”为此,毕业生须与医院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
  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些毕业生招聘进来后能否呆满5年还是个未知数,呆满5年后选择继续留下来的会更少。
  作为宁陕县卫生人才队伍振兴与激励工程项目的一部分,充分挖掘本土人才已成为宁陕县卫生局的现实选择。在梅子镇博爱卫生院,从村医岗位上被招聘入职的朱汉英在新建的5层大楼里有了自己的宿舍。根据与县卫生局的协议,她必须在3年内至少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否则将被自动解聘。
  而本地医学生源缺乏,也成为新招聘毕业生不稳定的因素之一。陈玖浩曾到当地一所高中做调查,竟没有一名高三学生愿意报考医学院校。医患关系紧张成为学生拒绝学医的最主要因素。
  医改投入软硬失调
  留患者还要靠人才
  梅子镇博爱卫生院由红十字会捐款建设,虽然全镇只有2500多位居民,但大楼建设仍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不仅有全科诊室、病房,还有化验室、B超室、心电图室,同时规划了手术室。
  与气派的硬件条件相比,每天十几人次的就诊量让这家卫生院显得空荡荡的。该卫生院一名职工表示,患者一般会选择到县医院去看病,“卫生院看村医看的病,县医院接纳卫生院本应接纳的患者,这已经是普遍的现象。”
  “宁陕县全年的财政收入才5000多万元,而每年花在卫生事业上的经费超过2000万元。”宁陕县卫生局局长杨永杰说,与当地巨额的医改投入相比,该县超过20%的新农合患者流向外地,占用的新农合资金达到1/3,“仅去年,新农合资金就‘冒顶’150万元。”
  “此前医改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得起病、有地方看病的问题,但有没有医生看病始终是最大的问题。”杨永杰承认,与不断改善的硬件相比,县、镇医疗卫生机构的软件相对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临床医学人才持续短缺,这怎能留得住患者?
  杨永杰表示,无论从方便县域内患者就诊考虑,还是从新农合资金安全考虑,都必须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