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曝光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丰县捣毁一抗癌假药销售网络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4-05-14 11:32:54 热度:1069

4人因销售假药获刑 涉案金额5400万元

□ 文/图  本报记者  黄星星  通讯员  徐  振

图为丰县执法人员在南京马某家中查获假药及相关证据。

  从一位消费者在淘宝网购买抗肿瘤药物咨询发现案情,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公安部门多次辗转合肥、广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行程3万多公里,13名涉案人员相继落网,捣毁涉及苏、粤、皖、京、沪等5省市假药销售窝点7个,查明销售货值金额5400余万元,缴获“Lenalidomide Capsules”、“Methotrexate”等63个品种3104盒假药。
  今年3月,翟某、周某等4人因犯非法经营罪,分别被判处2至6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至此,这起由公安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挂牌督办的特大网络销售抗肿瘤假药案告一段落,其中4名涉案人被判刑,9人被刑事拘留,6人仍被网上通辑。
  群众上门咨询 假药露陷
  2013年3月,李某在淘宝网购买了治疗骨癌的药品“Lenalidomide Capsules”,收到货品后,由于产品外包装和说明书均为英文,让他难以甄别真假,遂怀疑产品质量,不敢让家中患者服用。
  李某带着药品到丰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请执法人员帮其辨别真假。
  稽查股股长侯宜峰对他带来的药品产生了兴趣,该网购药品未标明进口药品注册证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应当按假药论处,涉案药品“Lenalidomide Capsules”为治疗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高风险药品。
  经向徐州市局请示,丰县局将此案移交公安部门。丰县公安局决定以“销售假药案”受理立案,与稽查人员组成专案组。
  案件的查办从李某购买产品的网店开始。根据李某反映,他从淘宝旺旺名为“驿流星”的淘宝网店购买到产品。专案组赶往浙江杭州淘宝网及支付宝总部,对犯罪嫌疑人经营的网店进行查询并调取相关证据,掌握了网店店主的身份信息和银行账户,发现此人在南京。
  辗转到南京市江宁区,办案人员经过一个星期的便衣跟踪、蹲点守候,摸清了涉案人的生活规律。2013年4月11日,执法人员将马某在其家中抓获,搜查到大量尚未销售出去的假药、物流单存根。在铁证面前,马某对其网络销售假药的事实供认不讳。
  企业协助打假 势如破竹
  通过审讯,马某交代其销售的假药是从广州的李某与合肥的翟某处购买的,并供出了对方的银行账户、发货物流单及联系方式。
  根据马某提供的重要线索,执法人员兵分两路开展工作,一路赶赴合肥,一路赶赴广州。在办案过程中,执法人员同时与制药企业密切联系,借助企业的技术鉴定能力和打假经验侦破案件。随着药品生产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很多企业组建了专门的打假部门,赛诺菲等国内外知名制药公司打假联盟为专案组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协助。
  随着合肥地区上线犯罪嫌疑人翟某的落网,专案组斩获一部分假药流向,并发现其与拥有病患医院等市场资源的王某某有合作关系。2013年6月4日,专案组在合肥将王某某抓获,获取翟某等人的销售物流清单、资金往来的证据。通过审讯,专案组了解到:犯罪嫌疑人翟某分别伙同周某、王某某从北京、上海、广州几个上线处拿货,通过空运、汽车托运的方式运送假药。
  远赴广州办案的人员经过多日的调查,锁定嫌疑人李某的家庭住址。李某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在抓捕前脱逃。除李某外,办案人员根据翟某提供的线索,正在追缉外号为“阿龙”的上线罗某,罗某被查明为香港人,其银行账户显示交易金额达1.8亿余元。目前,公安机关正对上述两名嫌疑人展开网上追逃。
  全线出击追逃 斩草除根
  挖出上线之后,监管部门决定将各地的销售链条逐个击破,彻底瓦解假药销售网络。2013年7月,专案组根据情报赴北京,追捕本案中涉案金额最高的下线张某。在某商务宾馆内,执法人员将张某抓获,在其家中搜查到大量尚未销售出去的“Aprepitant”等假药,其同伙仇某逃脱,还在追逃中。
  丰县局执法人员与公安干警全线出击,同时对上海、广州、无锡等地的销售链条进行调查。2013年10月15日,执法人员在无锡将钱某抓获,于11月1日将樊某等人抓获,查获54种假药共计2601盒,发现多张银行卡、物流单以及从2011年至今销售假药账本、药品验收台账等证据。通过樊某团伙提供的线索,2013年12月6日,专案组再赴北京将其同伙李某某抓获,同时将离开樊某团伙另起炉灶的谢某抓获。经初步统计,近3年,该案的多个团伙利用其关系网络,销售假药60多个品种,流窜在京、沪、粤、皖、鲁、津等27个省市。
  今年3月,翟某、周某等4人因犯非法经营罪,被法院公开审理。经查,他们贩卖的假药已流向全国各地,多数直接销售到患者手中,这为案件的取证带来麻烦。专案组针对多而广的消费群体,向部分地区发放协查函,兵分多路奔赴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城市,对购买假药的消费者调查取证。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患者大多使用了所购的药品。患者购买药品的价格与销售窝点查获的记账单中记录的价格相差较大,销假分子从中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正是高额利润驱使犯罪分子置法律于不顾,铤而走险。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