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专家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园地 > 专家论坛
张伯礼:处理好科学研究中的“大”与“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4-05-05 15:18:51 热度:1230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张伯礼

  中医青年研究者如何从事研究,如何成才,关系到中医学的薪火传承和创新发展。作为一位花甲之年的老学长,我很愿意根据我这些年的研究经历,借着五四青年节这个机会,与广大中医药青年研究者谈谈研究中需要处理好的“三个大小”问题,与大家共勉。
  一要育大德,重小节
  做事先做人,立功先树德。医道精深,不可浅尝辄止,而医者责任重大,临证不可不慎。医生面对的是病人,研究的是生命,好生即大德,对于生命,我们怀有敬畏感;对于中医研究,我们岂能不小心谨慎,认真细致?中医先贤反复教导我们要“大医精诚”、“仁心仁术”。我读《论语》感悟:贤以弘德,术以辅仁。具体到中医科研中,我认为青年研究者在提高道德修养过程中,特别是要加强自身做学问、搞研究学术道德的修养,树立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诚信踏实的科学作风。态度真,作风实,研究结果方能客观真实,令人信服;态度假,作风乱,甚至虚假伪劣,无法得到真实的研究结果,甚至害人害己。
  树大德是根本,而重小节则是大德的实践体现。我常讲,高层次人才的较量,比的不仅是学术水平,更重要的是人品。小节并不小,小节恰恰折射出一个人的品德、气质。这种小节,既包括发言交流、会场礼仪、待人接物、衣着谈吐、餐饮住宿等工作与生活细节,更包括对老同志、老前辈要尊重学习,对同辈要平等友好,相互交流,对后学积极鼓励、善加引导等处世细节,还包括对待患者热情耐心、多些理解等。细节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其实他们错了,是人格。
  二要辨大势,做小题
  科学研究的过程,其实质是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从何而来?什么样的研究更有意义?“辨大势”,就是我们在科研工作大方向的把握中,要了解国家发展战略的大势,医疗改革维护健康需求的大势,国际科技进步前沿的大势!我们要紧扣社会卫生的热点难点,眼界要开阔,视野要广大,目光要深远,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科学研究。中医产生于临床、植根于实践、服务于需求,没有对社会发展大势的思考,社会需求就会把握不清,健康需求就会把握不准,这样的研究终会如昙花一现。我多年的经验是面向需求,向国家计划靠拢,不但容易得到资助,且可持续发展。当然作为国家队战略的科学家还应该主动提出新的研究方向供国家选择。
  一旦确定了科研的大方向,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上,就要做小题了。何谓做小题?其实就是从具体的科学问题开始研究。青年研究者,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知识储备的局限以及时间精力的限制,一举把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既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具体科学问题,看似小,但做深做透并不容易,只要能坚持不懈往深处挖,往细处做,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学研究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列文虎克显微镜观察雨水就是做小事而成功的典范。对于中医学,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单纯的一个舌像,就包括诸多疾病信息;简单的耳穴,蕴含着生命的全息信息。仲景以脉测证,指下有乾坤;吴瑭从验齿观舌来判断津液盛衰,据此立法处方。可见,“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也可说是治学名言。
  总之,选定大的研究方向时,要纵观全局,把握发展趋势,考虑社会需求与健康难题;着手进行科研时,要“小题深究”,在高度和深处下功夫,认真探究。二者统筹兼顾,科研方能做到“高精尖”,成果才能既有理论高度,又“接地气”。二者如不能兼顾,如不辨大势,光做小题就如同无舵之舟,会迷失在科研的汪洋大海处;如不做小题,只辨大势就可能湮没于望梅止渴的臆想中。
  三要立大志,干小事
  科学研究,常常与寂寞并存,与艰辛共生。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没有志向,很难有动力支撑我们一路披荆斩棘攀登科研的巅峰。可以说,志向决定了事业发展的高度。作为中医药国家队的一员,青年研究者应尽早树立远大的志向,怀有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立志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而科研。有些研究,可能不获利,但只要有利于中医药发展,就值得去做;有些研究,可能无法发表高层次论文,但只要有利于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也应该去做;有些研究,可能比较辛苦,即使需要付出、牺牲很多,也要勇于去做。青年研究者正处于科研的起步阶段,积累经验至关重要。有激情、有锐气、有精力正是你们的优势,不要担心失败,不要畏惧困难,切忌贪图安逸,也不要过早地为自己营造安乐窝,那会侵袭你的意志,腐蚀你的斗志。取得一些成绩,有了一点荣誉,沾沾自喜,自我满足,更是进步的绊脚石。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达成远大的志向,认真踏实地做好一件件小事是必不可少。实验研究过程中试管的清洗,原始文献的查询,研究数据的誊写与核对,演讲幻灯的准备,会议发言稿的撰写,甚至办公室的日常清洁等等,事情看似微不足道,但这些也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提高修养,培养工作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不可等闲视之。
  日月莫闲过,青春不再来。青年研究者们,中医的未来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归是你们的,加油吧!祝你们成功!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