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4-03-12 10:26:26 热度:871
本报北京讯 记者徐亚静报道 “正如以针灸技术作为突破口引领中医国际化一样,中药外用药将是引领中药国际化的突破口。”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伟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多年来,我国的中药国际化进程一直没有突破,世界各国对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质疑,导致其真正走出去的前景并不乐观。倒是外科领域的临床疗效直观,干扰因素少,易于评价,中药外用药在临床治疗上的显著优势,很可能成为中药国际化的突破口。
刘文伟委员解释说,外科领域存在着西医药难以攻克的世界性难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难题是慢性难愈合创面领域,主要包括糖尿病足、压疮、下肢静脉性溃疡和创伤感染等。目前,西医药对创面的治疗方法仅停留在清创和使用外科敷料上,临床疗效有限。我国中医药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领域类疾病的经验十分丰富,5000余年前的周代即有记载。
据此,刘文伟委员建议助推中药外用药率先国际化。首先,从政府层面要加大政策支持,对确有疗效的中药外用药进行系统研究。其次,应鼓励企业建立国家级中药外用药工程中心,加大对企业中药外用药工程中心的政策支持。在有条件的企业中建立国家级中药外用药研发转化基地,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实施中药外用药的产学研合作战略。通过产学研战略合作,鼓励企业和研发机构广泛开展科学平台共享、仪器设施共用和试验基地协作,加快推动中药外用药出口企业的发展。第三,通过多种形式普及中药外用药使用知识。对一些疗效突出的经典中药外用药的产品,要尽快纳入国家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诊治指南,以促进临床诊治中的规范化使用,为中药外用药国际化打下更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6-14
2025-05-06
2025-04-22
2025-04-15
2025-04-04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