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4-03-06 11:59:32 热度:1280
本报讯 (记者樊 丹) 我国民族制药工业与外资和合资制药企业相比,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综合竞争力还不强,在我国医药行业中的主导地位还无法体现。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总裁赵超建议,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大力培育民族制药工业主导地位。
赵超建议,国家在制定医药产业政策中,应明确培育民族制药工业主导地位作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把促进民族制药工业自主创新和规模化发展作为重点战略,尤其是在财税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不仅要通过财税优惠促进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还应进一步加大重大新药创制等政府项目的扶持力度,对国内药企的新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进行支持;尤其是对创新活跃、技术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使之快速成为医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在国家层面制定创新药纳入医疗保险目录的谈判机制的政策框架,建立国内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的绿色通道。可专门设定医保丙类目录(特药目录),让创新药(尤其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在上市后能够适时申请进入。
改进药品定价政策,取消外资药品使用多年而模糊不清的“原研药”概念,明确使用“专利药”和“非专利药”这一国际通用的名称,对国内药企生产的仿制药在质量一致性评价基础上药品定价实行“同质同价”。
此外,对国内自主研发的创新药进行政策倾斜,可根据药品科技含量、产品质量、社会需求等因素建立差异化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创新药的药物经济性,注重疗程费用,而不仅仅以成本高低来简单评判创新药的价值。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5
2025-04-05
2025-03-28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