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中国中医药产业迎来“二次开发”新契机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4-03-05 00:05:44 热度:853

    新华网长春3月4日电(记者姚友明 何悦)近年来,中国中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高速增长背后也存在忧患,难获国际认可与国内医改压力同在。业界专家指出,传统中医药优秀配方依照现代药物理论进行二次改造,才能为产业发展拓展新天地。
    数据显示,在整体经济面对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去年上半年,医药工业是中国全部十二个工业门类中增速最快、唯一总体超过20%的行业。在心脑血管、肿瘤、泌尿等多个治疗领域,一些中药大品种的市场销量均超过一般化学药品。
    在中国中药产业发展势头向好的同时,仍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尴尬现实:中国尚未有一例治疗性中药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批准,英国也于今年在全境内禁售中成药;在中国国内,仍有许多中药品种难以提供西医认可的循证证据。
    此外,在中国医保支付呈现按病种付费、按医保支付能力定价等趋势背景下,有专家认为中药未来难以进入医保,行业将在10年之内迎来“生死时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丁健指出,中国中医药产业正欲求通过大品种“二次开发”寻求发展。
    丁健介绍说,中国多地都投入很大的科研力量,将中华传统药典中的优秀配方依照现代药物理论进行二次改造和开发,取得了不少成果。
    在天津市,多个现代中药研发生产相关技术平台已建立起来。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邱峰表示,在药效物质和作用原理基本清楚的基础上,明确临床定位,优化处方,改进工艺,提升质量,才能让中国人运用千年的“经典古方”重焕“青春”。
    在中医药大省吉林省,当地也正针对部分名优大品种不同程度地存在剂型老化、剂型不合理、服用量大和服用不便等问题,设立了中药二次开发专项。
    吉林省科技厅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吉林省已投入科研经费1.66亿元,带动企业投入19.5亿元,支持64个医药大品种开展二次开发。据统计,这64个品种2013年预计实现销售产值193.2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9。
    吉林省科技厅医药办主任陈长宝说:“对吉林这样一个科研经费比较紧张的省份来说,二次开发专项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快中成药与国际医药标准接轨的速度。”
    丁健表示,预期2016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为1.2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至6%。目前全球药用植物及其制品市场规模为600亿美元,并将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激增,“中国中医药产业显然不应放过这个重要的机遇期”。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