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基层改革难在缺人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2-28 13:19:54 热度:539

□本报记者 曹 政□

  人才的短缺,一直是制约基层卫生体系发展的最大桎梏,有专家担心,新一轮医改辛苦重建的基层医疗网,会不会因为缺人而出现漏洞。
  “虹吸”让基层雪上加霜
  陕西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戴征社至今还记得他在黄土高原上一家卫生院里看到的情景:院落里,装着仪器设备的木箱子已经蒙上了灰尘却还没有被打开。政府大手笔投入为基层升级的硬件,到了这里却没有人会使用。
  戴征社对此颇为着急。对于基层人才的现状,他一口气总结了几个特点:总量不足、配置不科学、结构不合理。
  据统计,陕西省农村千人拥有卫生人才数不足城市的一半,陕北、陕南尤其短缺。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执业(助理)医师中,本科生在县级医疗机构中平均只占17.58%,在乡镇卫生院中仅占3.81%,且多为第二学历。此外,陕西省基层每年实际需要医学类本科生3000余人,但省内4所高校每年只能培养1859人,且其中60%的毕业生不在省内就业,基层本科生缺口近2000人。
  据记者了解,城市大医院对人才的虹吸,更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雪上加霜。在陕西省,2008年~2012年全省县乡医疗机构共有4000余人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合格,而实际上县乡医疗机构5年间仅增加了685名执业(助理)医师,有3300余人流向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基层人才极度短缺,导致服务能力越来越弱,造成大量患者涌向城市医院、特别是城市大医院。城市医院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就诊压力又大量扩张,所需人才只好一级一级向下挖,从而形成了病人和人才都向上集中的恶性循环。
  “基层最大的问题是缺人。”戴征社说,没有人,再好的改革设想也是泡影。(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用人自主权期待落地
  “现在政府支持力度大,谁不想招几个能干的人才?但是,想招不代表能招。”河北省沧州市的一位卫生院院长抱怨说,卫生部门在基层人才问题上的话语权太弱了。他说,现在是财政拨款,编制被卡得死死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乡镇卫生院在用人上几乎没有自主权。在有的卫生院,工作多年甚至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的“临时工”只能回家,有些业务骨干即使医院想用,也因为编制和工资问题而无能为力。
  编制带来的现实问题足以击碎年轻人的梦想。一位在陕西基层工作的年轻医生告诉记者,没有编制,卫生院就无法进人;即使进了人也上不了工资,落不了户口;没有户口就不能购买经济适用房,影响孩子入托、上学。在待遇方面,没有编制的医学专业大学生与编制内人员同工不同酬,难以留住人才。有时候好不容易卫生系统有了编制指标,还要遵循人事部门的“凡进必考”,但这种考试要么因为招考时报名人数达不到比例而取消,要么达到了招考报名比例,考试的第一关为公共科目,与医学专业基本没有联系,一些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往往因此被淘汰。
  一位在西部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的官员坦言,目前,卫生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这种做法已经跟不上时代。基层卫生人才招不来、留不住、下不去及现有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如不尽快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更加突出。
  “中央多次提出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用人自主权,是非常对的。”吉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隋殿军说,“但现状依然是乡镇卫生院进个编制都得编办说了算,有不同意见也只能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再议。这样下去医疗机构可等不了,人才都跑了。”
  隋殿军建议,落实用人自主权,首先得从编办的改革开始,“国家卫生计生委应该和中编办联合发文,强化这个事情。”
  基层运行新机制亟待建立
  “人事制度改革滞后的问题,只能通过配套改革的跟进来解决。但有些问题,我们可以先自己努力。”戴征社说,陕西省为解决人才总量不足和下不去的问题,从2013年开始,省财政拿出7亿元专项资金,连续5年在全国范围内为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1万名医学类本科毕业生。
  江苏省卫生厅厅长王咏红介绍,江苏省将在人才培养和服务模式两个方面,着力建设基层卫生运行新机制,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我们将强化顶层设计和联动力度,争取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建设的意见。”王咏红说,江苏省初步考虑,通过招聘、培训、定向培养等手段,壮大人才队伍,提升技术水平。同时,统筹安排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岗位的医生,到省级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参加规范化培训。另一方面,江苏省还将通过实施家庭医生制度,让社区医生走进家庭,上门入户为居民提供服务,“既帮助群众控制日常疾病,间接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又可把病人留在基层,减少了去大医院看病的人群,能够缓解看病难。”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投入,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种种举措,都是为了让基层的软件、硬件能力获得提升,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成为公众看病就医的首选。
  (本报记者葛云峰  王朝君  姜天一  刘也良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