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时间:2012-04-13 16:52:26 热度:751
管理学专家王吉鹏认为,对于国有体制的企业来说,聘用外企高手进企业是有风险的
■本报记者 陈雅琼
原董事长吕明方被免职之后,上海医药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40%。
这张成绩单多少令人有点吃惊。上海医药2011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8.49亿元,2012年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上年同期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由此产生一次性投资收益较大。然而,上海医药兼并收购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先后离场,当初的战略计划将何去何从?
国内著名管理学专家、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吉鹏认为,对于国有体制的企业来说,聘用外企高手进企业是有风险的,国企完全可以通过顾问、咨询或者其他方式让外企高手为企业出谋划策。
市场派高管水土不服
在过去一年里,相比波澜壮阔的兼并收购,上海医药的人事变动同样令业界瞩目。
原副总裁葛剑秋两次辞职风波捅破了上药内部高管理念不和的窗户纸,在葛剑秋离职不久后,传闻支持其大举并购的原董事长吕明方被免职,该 消息也于上月底被得到证实。葛剑秋在其新浪认证微博上对此消息的评价是“完败”。
国内著名管理学专家王吉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同管理理念的人)一旦进入会冲击体系,而企业一定会回到原来的体系。虽然在短期内能起到作用,但是企业不是一两年的问题,具体要看公司现在的治理体系和组织架构。”
回顾吕明方在上药集团任董事长期间开展的一系列动作,可谓疾风骤雨、别开生面。他到任后迅速开展红红火火的“180天计划”,对老上药展开包括人事变革、制度规范以及激励机制设计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上药转型后,集团实行财务总监轮换,两名市管干部出身的集团副总裁遭换血,这在国企当中实属罕见。
2010年3月,上药集团试点市场化选拔总裁及其他高管,一批来自瑞银、中金等机构的“来自市场”的人士进入管理层,并在此后主持了上药香港上市和一系列并购案,其中便包括曾就职于瑞银的葛剑秋。
上海医药在重组之后,上海市政府为上海医药订立了2012年销售额达到450亿元的目标。吕明方曾表示,上药2011年将提前完成这一目标,未来五年上药的目标是实现1000亿元的年销售收入,他把2011年定位为上药的“全国战略年”,并直观地提出了“两个转变”——即从上海的上药转变为全国的上药,从传统国企的上药转变为市场化的上药。
吕明方曾表示:“不可回避,历史上,上药集团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但通过制度安排和基础管理的夯实,新上药完全可能变为成长性公司。”
现年55岁的吕明方曾任上海实业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兼计划财务部总经理,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上海实业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实业医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如果不出现意外,他的董事长职位任期原为2010年3月31日-2013年3月31日。
并购思路悄然转变
吕明方在任期间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公司年报显示,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41.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42亿元,同比增长40.24%。2011年公司医药商业业务增速较快,其中,医药分销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65.30亿元,同比增长57.08%;药品零售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2.77亿元,同比增长31.95%。
2011年上药共出资52.27亿元进行战略收购和内部整合,收购了上药山禾无锡医药、浙江新欣医药、杭州全德堂药房、广东中南药业、佛山市大翔医药等。公司目前分销业务重点覆盖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已基本形成了全国性的分销网络。
2012年年初,上海医药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与上海金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中西三维获得金和生物51%股权。
金和生物是一家专业研究、生产和销售植物源抗肿瘤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研发生产的紫杉烷系列抗肿瘤药中间体填补了国内空白,占有国内市场50%以上份额。本次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建设符合国内GMP和美国FDA注册要求的新厂房,计划用三年时间将新公司打造成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并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植物源抗肿瘤药原料药企业。
这意味着继2010年成功吸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实现A股整体上市、2011年成功登陆H股成为规模最大的中资企业海外IPO后,经过一段时期的梳理调整,上海医药工业并购的序幕已经拉开,这与吕明方之前看重医药商业并购的观点已产生微妙差异。
而已离职的原负责兼并收购的副总裁葛剑秋则表示,部分并购项目在其未离职时早已推进,现在做完已经迟了很久。
烫手的国企医药改革
国内著名管理学专家王吉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吕明方的离去对上药集团肯定有影响,但具体还要看下一任的情况,哈药集团重组过程中董事长刘存周也曾去职。”
历史总是惊人地重复,刘存周当年的黯然退场与吕明方有相似之处。作为哈药“教父”级人物,刘存周在企业的影响力十分强大,却由于与上级在重组理念上存在分歧失去哈药集团董事长一职。
吕明方提出从传统国企的上药向市场化的上药转变,刘存周曾提出的最响亮的口号则是“产权革命”,其目标是通过引入新股东实现产权多元化并同时实现经理层人力资本的货币化,他的“经理层人力资本的货币化”提法被市场迅速理解为经营层持股。但刘存周希望引入国内同行强强联手的思路并没有得到最后的认可。
哈药集团2001年拉开了重组序幕,先和上海华源集团商谈重组,最终失败。2004年底,哈药集团、中信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美国华平投资集团、黑龙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重组增资协议》,后三者以现金方式向哈药集团增资超过20亿人民币,成为哈药集团的新股东,分别持有哈药集团22.5%、22.5%、10%的股权,原股东哈尔滨市国资委仍持有45%的股权,继续保持一股独大的地位。
而董事长刘存周则递交了辞职报告,公司对外公告的的原因为“退休原因”,刘存周随后加盟民营医药企业东盛集团,出任首席执行官。
上药集团的“去吕明方时代”将走向何方,本报将继续关注。(陈雅琼)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2-13
2024-12-10
2024-12-09
2024-12-07
2024-12-03
20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