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时间:2012-04-09 16:00:08 热度:1101
2009年新医改正式实施时,陈立还在觊觎广阔的基层医疗市场。陈立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上市企业,“那时众多大企业争着进基药目录。”据陈立介绍,在国家307基药目录招标时,众多的药企开始互相比拼降价。
新医改设计中,三年内城乡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率先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报销额度均达70%以上。在医药界,报销额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药品的销量。而医保的广覆盖,直接提升老百姓的就医水平。
招标结束,据卫生部基药司司长郑宏介绍,价格平均下降25%。“作为企业,只要进入目录,微利也可以继续销售。”陈立说。
第一回合结束时,陈立露出胜利的微笑,他的5个药品均进入国家基药目录。但陈立高兴得早了些。各地在基药增补中,出现了不同的方式。国家层面的307基本药物招标结束后,2010年上半年,国务院医改办向各地下发“基本药物招标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各地开始落实招标政策。
该项政策的推行,均以降药价,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为主导思想。
同年8月6日,安徽省药招办公布了修订后的药品招标方案,在此次方案中提及“双信封”,即采购要实行量价挂钩等新方式。安徽省成为基本药物招标国家标准的第一个试点省份。通过招标,药价降幅达50%。
同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即56号文,要求基本药物招标实行量价齐招,建议采用双信封制。
自该文件出台,政府层面到行业层面几乎形成共识,“安徽低价招标模式要全国推广”。随后,各省市陆续落实基药招标。
在安徽增补基药招标中,陈立往年的7个基药目录产品,此次全部停止竞标,彻底失去这片市场。
一支0.25克的头孢曲松注射剂,中标价格为0.94元。这一价格在大药企中成本都达不到。“降低药品质量,保住市场,不是有责任的企业该做的事。赔钱保市场,企业没道理这么做。”进退两难中,陈立无奈江山相让。
在随后的山东、河南、上海、江苏等省份招标中,同样价格大幅下降,部分省份达40%多。而陈立仍然未改意气用事之举,多次弃标。“大半个中国,有一多半的江山拱手让人了。”陈立说。
与陈立同期撤离部分市场的大型制药企业有石药、哈药、贵州益佰等。
由于价格较低,安徽的基药招标后纷纷出现断供,省内再次重新增补。“2011年,石药在安徽的药品销售额为2000多万元。”据石药人士介绍,这已是回升50%的水平。
陈立则只有两个药品进入安徽的增配目录,去年的单个销售量达1200万元,相比2010年之前,降幅达70%。去年底,公司年终统计时,陈立发现,一款心脏类用药,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萎缩60%。
事实上,陈立,以及公司的高层都曾亲自出马找管理部门人士沟通过。
“领导们的宗旨就是价格水分太高,需要下降。”陈立认为,降药价可以,但要分清降哪个环节的水分。在业内,普遍的认识为中间环节水分太大。
陈立统计,从2010年开始,到2011年底,他和公司高层共与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等部门人士“聊天”不下100次。但收效甚微。
在基本药物招标降药价的同时,国家发改委从2010年开始,基本以每年两次的规律对国家医保类药品降价,包括激素类、神经类、心脑血管类、生物制品类、肿瘤类常用药品,平均降幅20%。“这部分药品,几乎是国家发改委最高限价,更没的商量。”陈立说。
令陈立等药企高管们头晕的是医院的杀价。随着药品不断降价,以及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基本药物,15%加成取消后,医院的收入明显减少。
在补偿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医疗机构为了维持生存,纷纷对进入医院的药品再降价。据药企人士介绍,医疗机构压价的幅度在8个点左右。
“这对于我们来说,日子更不好过。”陈立介绍,制药企业的正常利润一般在20%左右,医疗机构压价后进入更加微利的时代。
“实在不行,只有趁早卖个好价钱。”陈立身边不乏这样想的药厂老板。医改三年以来,国内医药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在明显加速,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全年,国内医药并购市场共完成41起并购交易,同比增长310%,其中披露金额的36起并购案例涉及金额达7.28亿美元,同比增长达336.3%,而这一数字在2011年还在增长,当年国内医药并购交易超过100例,披露交易金额超过24亿美元。
从2011年开始,药企的日子艰难程度大幅增加。对于药企来说,一边是生产成本在上涨,一边是医改政策在压缩利润,“为了生存,我们都在不停地奔走,找领导汇报。”陈立说。近日,他又赶往陕西。陕西在近期的招标中,决定在全国统一平均价格的基础上,进口药再下降10%,国产药下降20%。
提早获得消息的药企已派出人士与当地相关部门沟通。陈立也想去磋商,他不想再轻率地失去市场。“在降价已成趋势的背景下,只能尽力保住江山再想别的办法。”陈立说。(记者 温淑萍)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1-06
2024-12-30
2024-12-12
2024-11-30
2024-09-25
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