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产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产业资讯
专家对话:在并购中找到发展契合点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12-25 20:37:40 热度:785

欧阳克勇

蔡天智

  做客专家:
  欧阳克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医疗器械审评专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工程专家库专家,陕西省政府采购中心顾问兼评审专家
  蔡天智,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医疗器械部主任
  采访者:
  本报记者 马艳红
  问:您如何看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前景?
  欧阳克勇:我想用8个字来描述医疗器械行业的前景,即“朝阳产业”和“长寿产业”。不管是国内企业之间并购或者去海外并购,还是国外企业来国内并购,都说明企业家十分看好医疗器械行业的前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例是,2008年金融风暴来袭,很多行业衰落了,不少企业甚至破产了,但是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交易依然活跃,行业产值不降反升,这反映了全球市场对医疗器械持续、旺盛的刚性需求。全球医疗器械与药品的市场份额之比是1∶1,而我国仅仅是1∶5,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消费需求和发展空间都相当大。
  问:行业内频现并购说明企业的发展方向有何变化?
  欧阳克勇:经过30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经到了该兼并重组的阶段,并购增多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国医疗器械政府采购的导向性很强。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在近些年的政府采购中屡屡取胜?市场渠道完善、产品种类和规格型号相对齐全,无疑是重要因素。医疗器械企业在初创期多是各自发展,现在一些企业做大了,市场网络已经建得又好又大,企业亟需扩大产品覆盖面,而兼并其他企业及其产品,是一种必然的战略战术选择。一方面,这种方式不需要企业从零开始,可大大降低研发和市场培育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快速发挥市场网络作用。就像把高速公路修到了每家用户门口,如果这条路上跑的车不多,资源就浪费了;通过并购,让更多的车跑上这条路,就能充分发挥路的价值,求得利润最大化。
  问:海外并购备受关注,并引起一些争议,您怎么看?
  欧阳克勇:针对一些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到海外去并购,有人发出善意的疑问,“是不是盲目扩张”、“会不会有些自不量力”。实际上,企业在市场上稳定地取胜,需要将雄厚的资金、完善的市场、成熟的品牌产品(技术)三者结合。为什么会出现并购呢?必然是企业在某方面相对不足。西门子、
  飞利浦的品牌和技术虽好,但是他们在中国大陆的市场网络也有一定局限,其产品种类、规格也并不都是齐全的,因此前些年他们也并购了一些国内企业;近几年,迈瑞等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在国内外并购了不少企业。这些企业都是通过并购,利用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板,也许是技术,也许是自己没有的产品线,也许是渠道。
  问: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哪一个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主流?
  欧阳克勇:我觉得提倡医疗器械企业做原始创新的说法,至少在现阶段是理想化的,可能会误导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基础研发能力很弱,企业创新资金投入有限,如果搞原创研发,较长的研发和产品上市周期有可能把一些企业拖垮。此外,目前企业对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缺乏信心,担心做原创研发为他人做嫁衣。因此,至少现阶段,集成创新,即消化吸收别人的技术,再进行改进,应该是比较现实的创新发展之路。
  问:您如何看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趋势?
  蔡天智:我国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活力获得一定释放,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在这35年中,医疗器械产业经历了前20年的初步成长期、近10多年的快速发展期,2013年后,产业很可能进入快速成长期,预计2020年将达到相对稳定期。
  问:近年来业内并购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蔡天智:当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和成长期,将会发生更多的兼并、收购。这是因为医疗器械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力图进一步整合资源,以达到优化产业的作用。这一趋势将使行业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差异化竞争,产品质量也会得到根本性保证,并且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将更加坚定,创意新品将不断被推出,最终受惠的当然是患者及医院。
  问:医疗器械市场会出现什么新趋势?
  蔡天智:更有力的促进因素是未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会发挥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基础。这就要求,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如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等。
  当医疗器械产业经过快速成长期、进入相对稳定期时,龙头企业将更多地以市场为导向,更加专注于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能够符合大众需求的问题,进而业内会衍生出许多专门为大型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研发小样产品服务的公司,后者将通过售卖专利生存,或者与大的企业捆绑成新的产业集成链。另外,通过互联网交易,从世界各地采购半成品重新组装,针对某种疾病通过互联网进行诊疗和咨询,可能是新的增长模式。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