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医生要会倾听病人故事(悦读)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3-12-20 12:19:48 热度:823

  文学关注人类情感,医学治疗人类身体,二者鲜有交集,这几乎成了世人的共识——文学主观、感性、模糊,充满象征和隐喻;医学客观、冷静、准确,唯数据马首是瞻。但进入21世纪,随着叙事医学的兴起,文学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也愈加凸显。拥有“叙事能力”的医生,意味着能够倾听病人的叙事、想象病人的境遇、理解他们的痛苦、尊重他们的选择,这样的医学,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医患关系。
  “叙事医学”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的内科医生、文学学者丽塔·卡伦在2001年提出的新名词,这也意味着文学与医学进入了叙事医学的时代。叙事为医生提供了接近病人情感和精神的工具,可使医生了解病人内心的伤痛、绝望、希望、道德上的痛苦等,这些因素既可能是疾病的结果,也可能是疾病的原因;病人的叙事提供了一个全方位了解病人疾病的框架,可为正确的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信息。
  卡伦发现,在行医的过程中,医生需要理解病人复杂的叙事,这些叙事可以是言语、描摹、手势,也可以是沉默和意象,或者是查体结果。这些“叙事”往往是相互矛盾的,有时也是难以表达的。病人很难用确切的语言表述他们的担心、疼痛、痛苦、苦难,或者只是什么不对劲的感觉,病人“讲”的任务和医生“听”的任务同样艰难,因为大部分的医生并不具备她所说的“叙事能力”。
  当代医学是以牺牲病人和医生的关系为代价的。当代医学所推崇的循证医学似乎没有时间去思考和理解病人所要面对的痛苦、苦难和死亡,而病人则期望医生能够理解他们所经受的痛苦,见证他们的苦难,并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们同在。与此同时,医生也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使他们能够反思自己的实践、认真而坦诚地与其他医生谈论自己对医疗实践的反思和困惑、尽可能准确地理解病人,特别是危重病人所经受的苦难,并感知死亡对人的意义等。从这点出发,“叙事医学”或许是病人和医生都需要的一种新的医学形式。
  (摘编自12月10日《光明日报》,作者:郭莉萍,原题为《叙事医学:医学人文的新形式》)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