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太子参:短期反弹行情难改后市疲软走势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11-27 15:18:49 热度:605

  今年5、6月,太子参大量产新上市时,这个在高位震荡了3年时间的明星品种,在产量增长、人气涣散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开始了其价格大幅下跌之路,由5月份的112元(贵州统货,千克价,下同)下跌至7月份的67元,跌幅近一半。现距离太子参产新已过了近半年时间,产地、市场太子参走动较前期明显加快,价格也现小幅上涨。业界关注,是什么原因促成了此番反弹行情,而此次反弹又能否使太子参走出低谷。
  笔者认为,以下三大因素促使太子参行情反弹。
  一是药市进入需求旺季。霜降以后,随着天气渐冷,多数人有冬季进补的习惯,药市也在此时进入需求旺季。作为传统补益类药材,太子参是人们常用的进补药材,产地、市场货源消耗较快,带动行情上扬。
  二是商家看好后市,入手购货。太子参作为刚从高价跌落的品种,市场关注度仍较高,加上其有易保存的特性,商家纷纷购货建仓,太子参价格小幅上涨2元~5元。
  三是产地农户惜售。太子参经历了自2010年以来的3年高价,种植农户已经习惯于该品带来的高额收益,今年太子参价格已逼近或跌破成本,农户一时难以接受,有较强的惜售心理。同时,由于农户经济能力提升,持货能力加强,因此目前仍有部分货源掌握在农户手中。一方面是市场走销的好转;另一方面是农户惜售,太子参价格自然而然上涨。
  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太子参产量明显增加,这对于目前平衡的需求来说,供大于求的局面一时难以改变。
  首先,太子参主产区产量难大幅缩减,累积库存增加。太子参产地农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利用自家土地和劳动力进行种植者,此类为太子参的主要种植群体;另一类为受太子参高价吸引,在产地包地、雇工进行种植者,此类种植人群相对较少。当前价位对于后者而言,已跌破成本;而对于前者而言,在不计算土地和人工成本的情况下,仍有部分获利空间。因此他们在未找到更高收益的作物前,都会种植太子参,故各主产区种植面积难以短期内大幅调减。
  其次,次产区大量发展,种植区域扩大。我国太子参三大产区为贵州施秉、黄平,安徽宣城及福建柘荣县。太子参2010~2012年连续3年的高价行情,刺激了主产区农户的神经,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与此同时,凡是具有条件能够进行太子参种植的区域,农户均想分一杯羹,于是衍生了大大小小的太子参次产区。太子参各次产区产量增长,使其行情上涨存在较大阻碍。
  第三,需求端缺乏刺激,需求量平稳。2012~2013年,太子参连续两年产量达到上万吨,市场出现严重供大于求。在无新的需求刺激下,太子参年需求量稳定在4000吨~4500吨,目前的需求对价格支撑力微弱。
  当前,太子参价格跌至46元,表面上看价格泡沫得到充分释放,但不可忽视的是,3年高价刺激下的产量若得不到有效消耗,太子参价格上行压力巨大。预计,太子参短期行情将持续小幅反弹态势,长期行情仍显疲软。(汤红)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