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11-24 19:53:34 热度:890
●通讯员 朱铭燮 沈铁军 本报记者 俞 欣
“太好了,钱医生不走了!”这几天,这一消息传遍了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清水湖村。骆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没想到一次普通的内部岗位调动,竟引发清水湖村232位村民集体‘请愿’,挽留他们的村医钱珍。”
健康状况“一口清”
2007年8月,30岁的钱珍来到清水湖村卫生服务站任职。清水湖卫生服务站负责辖区内清水湖村、敬德村、余三村、渔业村四个行政村的基本医疗和公卫服务。服务总人口达12150人,其中慢性病患者1528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占近四成。
虽然管理的村民多,老年人多,但是钱珍却清楚地掌握着所有人的健康状况,村民们都夸她是“一口清”。
“刚来那阵子,白天到老人家中随访,晚上找年轻人了解健康状况,没少吃闭门羹。”钱珍回忆,为了掌握村民的健康状况,钱珍对村里所有居民都进行了挨家挨户地走访。“走了一圈下来,我发现村民的慢病发生率在不断提升,这一圈下来我就登记了50名新增的高血压患者。”
近如亲人“调解员”
在清水湖村村民张岳良、刘慧定老人的家中,摆放着一张珍贵的合照。刘阿婆告诉记者,“我和老伴结婚几十年了,一直都没能有个合照,要不是小钱帮我们,百年后连个合影都没有。”
2008年,张老伯不幸身患中风,右侧肢体行动不便,出院后,钱珍便经常上门为张老伯进行康复训练。5年多了,不论阴晴冷暖,钱珍都坚持上门为张老伯输液。刘阿婆说,“因为脑中风后遗症,每次给老头子输液都非常困难,真是难为小钱医生了。”在一次上门治疗的间隙,钱珍得知老两口结婚这么多年了,仍没有一张两人的合影。第二天,她便找来同事,一起帮老人梳洗打扮,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在敬德村,双目失明的独居老人杨大爷多年来依靠低保维持生活,两年前又患上了高血压。由于老人血压控制地不好,每个月钱珍都会固定两次给他送去降压药物,并对其进行常规体检。杨大爷感慨到,“每次上门时,钱医生总会给我做顿热腾腾的饭,陪着我拉拉家常,真是像亲生女儿一样啊!”
随着诊疗故事一传十、十传百,村民不再仅仅把钱珍当作医生,而是当成身边的亲人。婆媳不和闹矛盾要协调,家里有事要找人商量,村民们总会找钱珍来帮忙。钱珍说,“从医患关系变为朋友乃至近如亲人,这份情谊比什么都可贵。”
最近,村民们听说钱珍要调走了,都非常不舍。于是,大家便用写联名信的方式来留下钱珍。“集体活动”仅用了2天时间,便得到200多个村民的签名。村民陈鹏君说,“这还没挨家挨户通知呢,不在家的村民也没算在内,要不签名的人还要多很多。”
最终,被村民的热情所感动,钱珍留了下来。钱珍说,“这是一个非常有人情味的地方,这份工作,让我感到特别光荣。”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