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3-10-09 07:22:29 热度:634
创新机制、优化环境、集聚人才,销售收入3年增长600多亿元
本报记者 赵永新
图为药品生产线。资料图片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国内经济增长趋缓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增长令人刮目相看: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销售收入从2009年底的39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023亿元。
跨越式发展的“幕后推手”,就是北京市于2010年4月23日启动实施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
该工程简称G20工程。G是英文Great的首字母,寓意规模大、贡献大的重点企业;20表示“二八”法则中最重要的20%,寓意以80%的资源支持20%的重点企业。
“为了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和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举措,由市领导亲自挂帅的G20工程是北京市深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行动。”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告诉记者,“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北京市具备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和市场优势。由北京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的G20工程,就是遵循‘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顶层设计、聚焦支持对象、贡献规模增量’的方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从‘小散弱’向‘高聚强’转变,使其成为首都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支柱产业。”
创新工作机制
加强统筹协调,构建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
实施好G20工程,高效、联动的政府工作机制尤为重要。在启动工程之初,北京市就建立了G20工作组,联手研究解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机制问题。G20工作组还成立了由海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顾问会,定期召开会议,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如何集中优势兵力,打造生物医药的创新引擎?G20工程抓大放小,通过项目引导的方式,鼓励企业依靠实施“大品种战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支持企业把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北京市科委联合有关部门,“有计划、成系统、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专项、市统筹、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技术、部市会商等六类项目。在科技计划组织方式上,他们采取公开招标、邀标、择优委托和稳定支持等多种方式;经费安排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政府资金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调动全社会优势资源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在强调政府引导的同时,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集成、成果转化、平台搭建和标准创制等活动。
在尊重市场选择的基础上,工作组制定了规模企业、潜力企业、引进企业等三类企业的入选标准,联合筛选认定了50家G20企业。北京市科委采取“一企一策”、“多企一策”、“一企多策”的支持方式,建立了以G20企业为主体的1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档案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及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针对新版GMP、药品招标、企业重点实验室认证等具体问题,定期召开协调会,量身制订支持措施,为企业提供“贴身、贴近、贴心”的周到服务,使政策资源切实落在需求上、落在企业里、落在产业中。
优化产业环境
打通生物医药产业的任督二脉
闫傲霜认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先导,但却不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全部。只有建立起研、产、用一条龙的创新链条,打通涉及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新药研制、临床试验、生产审批、招标采购、纳入医保等关键环节,生物医药产业才能顺风顺水、迅速成长壮大。为此,北京市科委协调市有关部门联合作战,着力在优化产业环境上下功夫、做文章——
出台生物医药在招标采购、医保目录等方面的关键政策,加大对创新医药品种的支持力度;
搭建首都生物医药领域平台,汇聚科技创新资源,实现开放共享;
针对产业链关键技术环节,建设一批国际化的CMO(生物制药合同生产)/CRO(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新品种提供服务;
加强医药互动,组织 17家三甲医院组成“临床CRO联盟”,加大对G20企业药品的临床试验研究支撑;
启动建设生物医药成果驿站(生物医药领域成果转化与承接平台),按照“以国际为主引项目、以我为主筛项目、以企业为主落项目”的原则,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联合市药监局等部门成立“北京生物医药创新促进平台”,为新药研究、成果转化、产品规模化生产、临床应用等设立绿色通道……
难怪一位G20企业负责人感慨:G20工程不愧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行先试”之举,搭建了政府、企业、市场三者近距离对话的平台,打通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为企业创新营造了难得的好环境。
建立“选育联”人才体系
为生物医药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如果说创新是生物医药的生命,那么人才就是生物医药的命根子。离开了高端创新人才,生物医药就无从谈起。北京市科委在推进G20工程中,把人才聚集作为重中之重,以“外引”海外领军人才、“内联”本土高端人才和“培育”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着力建立G20工程“选育联”人才体系,全面开展“G20人才行动”,为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截至目前,G20工程吸引了以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博士肿瘤研发创新团队等为代表的25个海外高端人才团队、96位领军人才来京创新创业。在中组部实施的“千人计划”中,北京生物医药领域有62名科学家入选,高居各类引进人才之首。
在“外引内联”的同时,北京市科委还十分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他们于2011年7月启动了G20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推动民海生物等12家生物医药企业与北京城市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手,共建了两个实训基地;与主管部门联合举办了“G20工程高级研讨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总师桑国卫院士讲授第一课,企业家学员受益匪浅。
人才聚,产业旺。刘红星团队研制出的新药“凯时”,成为北京第一个本土培育的10亿元大品种;康龙化成董事长楼柏良团队等12个人才团队,承担了“化学合成与筛选公共服务平台”、“医学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8个G20工程公共服务平台,2011年实现收入7亿元,占ABO联盟总收入的50%。
创新驱动,跨越增长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风生水起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G20工程的强力助推下,北京市的生物医药风生水起,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产业规模跨越增长,G20企业成主导力量。统计数据显示,工程实施三年来,产业销售收入从2009年底的394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0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7%。50家G20企业成为引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的引导力量,销售收入从2009年的243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453.9亿元;对医药制造业的贡献度,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
创新驱动效果凸显,“重磅品种”支撑产业发展。2010—2012年,北京取得新药临床批件295个,居全国首位;获批新药证书25个,培育出中国第一支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和“阿乐”(阿托伐他汀钙)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磅品种;培育出北京第一个20亿元大品种“拜糖苹”,北京第一个本土培育的10亿元大品种“凯时”,北京第一个本地培育的医疗器械类10亿元大品种 “血管内药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输送系统”。 5亿元以上产品总数达到19个,其中10亿元以上大品种6个。
此外,资源招商成效显著,跨国药企不断集聚。截至2012年年底,G20工程实现招商引资项目4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1个,总投资231.7亿元。目前,美国辉瑞、美国通用(GE)、德国拜耳制药、法国赛诺菲、瑞士诺华等24家跨国制药企业在京建立总部、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其中,拜耳制药将普药全球管理团队迁至北京,通用X线产品业务全球总部迁至北京,丹麦诺和诺德在京扩建全球研发中心。
作为科技主管部门牵头发展产业的典型案例,G20工程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认可,并于今年初启动了二期方案。工程二期的实施至2015年12月,总体目标为:到“十二五”末,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800亿左右,成为北京市名如其实的支柱产业。
“我们将强化创新驱动、促进市场拉动、突出人才带动、推进国际化,力争使生物医药产业早日成为首都的支柱产业,为北京建设全球创新中心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说到G20工程的未来,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2-13
2024-12-10
2024-12-09
2024-12-07
2024-12-03
20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