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9-28 23:40:59 热度:920
●本报记者 肖建军 特约记者 张佳佳 通讯员 王瑾涧
一个简单的药箱、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个佝偻的身影……
在河北省阳原县籍箕疃和帅家梁等村的街头巷尾,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行色匆匆的驼背瘦小男子,他就是籍箕疃村的乡村医生张贵义。42年来,凭着娴熟的医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个佝偻的身影,在乡亲们心中早已变得非常高大。
3岁那年,张贵义因为缺钙引起佝偻病。当时家里穷,当地医疗条件也差,没能治愈,便落下了残疾。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一边帮家里干农活,一边自学医学知识。
18岁那年,全县举办半农医培训班,村里将张贵义推荐了上去。张贵义虽然身体弱小,却心灵手巧、一点就通。在6个月的学习培训中,他埋头钻研,一点一滴的知识都不放过。在县医院实习与进修期间,他同各科大夫一起出诊、手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疑问及时向有经验的大夫请教。
回村之后,张贵义认真履行一位乡村医生的职责,为病人送药、打针、输液。张贵义逐渐成为十里八村有名的医生,乡亲们都知道他腿勤(走乡串户)、手勤(细心检查)、嘴勤(耐心嘱咐)。
2012年,张贵义被编入村卫生室,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上班,听诊、量血压、测血糖,忙得不亦乐乎。村民们闲暇时,都愿意来张贵义这儿坐坐,查查身体,拉拉家常,增长点养生保健常识。
以前,乡亲们总认为“能吃、能喝、不感冒”就是身体好,饮食不讲究,治疗不及时,患病率较高。张贵义深知防病重于治病的意义,他主动登门,进家入户免费体检,宣传疾病预防的知识。起初,满腔的热忱换来的是冷漠的眼神,村民们觉得讲这些东西根本没必要。但是,张贵义坚持不懈,一次不行二次,一年不行二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生动的事例来唤起村民对疾病预防的认识和重视。
真情融化冰雪,现如今,村民防病意识大大提高,各种疾病、传染病大大减少。“乡亲们在预防、诊疗疾病方面有什么不清楚的,都愿意问我。”看到村民们预防疾病的意识这么强烈,张贵义心里很是欣慰。
2013年一个深夜,帅家梁村的帅世如急促地敲响了张贵义的家门。原来,他家3岁的孩子突发高烧,几度昏迷。张贵义迅速备好药,迎着刺骨的寒风连夜赶往帅世如家。经过仔细检查,他确诊孩子患了小儿肺炎。张贵义先给孩子服药,然后进行物理降温,孩子退烧时已经凌晨4点了。确认孩子安全了,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家中。
像这样半夜出急诊的事情,张贵义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当别人问及他的感受时,他总是说,“我也是个病人,我知道病人的苦。”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