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9-27 17:14:37 热度:902
——记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志强
文/张国华 杨雯鑫 摄影/马 军
山东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奇(中)到莱芜市人民医院视察。
莱芜市慈善医院暨中慈血液净化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方便快捷的门诊“一卡通”服务。
每一个特色医院的发展,都有那么关键的几步;每一个发展的紧要关口,都需要一位大格局、大作为、大担当的灵魂人物,他的存在,让医院格外有神采、格外有底气。熟悉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张志强的人,都说他就是这样一位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好院长,一位与时俱进、创新求变的实干家。
高境界
站在全省 放眼全国
“医院的大与小只是量的分界,好与差却是质的区别。没有高境界,永远不会有大作为。莱芜市人民医院不能总是满足于在莱芜做‘老大’,必须按照‘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工作总要求,站在全省、放眼全国找定位,倾力打造百姓放心的综合性示范医院,只有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自2011年3月张志强任院长后,他对大家讲的最多的话。
为此,他带领一班人确立了“质量兴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的目标,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品牌创建意识、质量控制意识,靠理念创新突破发展瓶颈,靠管理创新解决建设难题,靠服务创新和谐医患关系。医院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新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医院”、“三好一满意”品牌医院、“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健康保健工作示范医院”、“山东省优质医疗服务示范单位”、“卫生计生委2012年度医院改革创新奖”等荣誉称号。特别是2012年以来,医院加大了创建工作力度,已通过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实现历史性飞跃。
高标准
全力打造鲁中地区品牌医院
张志强始终把医院扩建作为民生工程,把质量兴院、人才强院作为生命线来抓。
一是抓医院扩建。为更好地发挥市人民医院在莱芜的龙头地位,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解决当地及周边部分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将市医院院区扩建工程列入2012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启动建设了投资近6亿元、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门急诊楼、医技楼、外科病房楼、内科病房楼等,扩建后将增加床位1600张,使医院的硬件设施达到山东省中等以上水平,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目前,各项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完成投资近亿元,2015年将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二是抓质量兴院。围绕深入推进医院内涵式发展,突出加强了4个方面的建设:在学科建设方面,重点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力度,积极培植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目前,医院培植省级重点学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9个,院级重点学科15,设立了7个诊疗中心,严格落实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着力打造更多的医院专(学)科品牌,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医院在全院实施规范化医疗质量管理,重点加强了对科主任质量管理知识和对初、中级医疗人员核心医疗制度及业务知识的培训,加强了对全体医疗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并加大常规检查和重点检查力度,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近年来,医院每年举行各类培训 60余期,参与人数达18000人次。在单病种质量控制和临床路径管理方面,医院以电子病历为平台,进一步优化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开通了单病种质量控制上报信息网,实时上报单病种质量控制数据,及时对医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汇总。目前,医院已有22个专业、53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医院按照“高起点、广覆盖、分步走”的原则,启动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确立了以电子病历为基础,开通了门诊“一卡通”,启动了医疗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以医疗服务为中心的架构,信息网络将覆盖医院管理的所有流程和各个环节。
三是抓人才强院。首先,医院引入竞争机制,实行评聘分开、竞争上岗,使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共组织竞争上岗 2次,有35 位业务骨干走上管理岗位。其次,加强重点培养。为不断提高医院年轻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每年都选派20~30名具有发展潜力的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重点选拔2~3名学科带头人或中青年学科骨干到国外进修。不光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张志强亲自协调青岛大学在医院设立了在职硕士研究生班和在职博士研究生班,让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更高层次的深造;亲自聘请多位著名的、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专家前来坐诊,多名省内外、市内外的拔尖人才成为医院的“柔性”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综合门诊的整体实力,同时也带动了本院的医护人员争先创优、大胆探索。再次,以用为本抓高层次人才引进。今年以来,先后组织两次硕士研究生招聘专题面试活动,共与45名博硕士研究生签定就业协议,向社会公开招聘了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24名。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除了在工作上给予他们优惠条件外,医院还在生活、学业、研究等各方面给予他们尽可能的照顾,不仅让他们进得来,而且留得住、干得好。
大作为
在创新服务中体现更大价值
医院的最大价值在于建立“公信”,成为政府满意、百姓放心的和谐家园。“而爱心是一个医务人员对人对事对社会秉持的基本态度。让患者即使身处医院、躺在病床上,也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感受到亲人一样的关怀,这就是我们作为公立医院的最大作为。”张志强说。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在医院主导推行了五项改革。
率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里筛选出151种国家基本药物实现零差率销售。2012年8月1日起,医院又遴选了156种国家基本药物纳入了零差率销售范围,医院的基药零差率销售品种达到了307种。医院不享受财政一分钱补贴,医院一分钱不赚,仅此一项每年为患者节约费用上百万元,这在全国地市级医院中是第一家。据统计,该院自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至今,全院累计销售零差率基药5600万多元,让利800 万元,近80%的住院病人享受到了零差率带来的实惠,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贵问题,让老百姓得到更多方便和实惠,社会效益显著。
深入拓展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用心、温馨、优质服务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医院制定下发了《关于窗口科室规范化服务管理办法》,在窗口单位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窗口”活动,在全院开展“功勋护士、优秀护士长、优秀护士、优秀标准化管理病区”评选活动,认真履行“护理星级服务”、“六声三到位”、“六个一温馨服务”等标准要求,积极营造亲情式护理服务氛围;坚持首问首诊负责制,努力使病人在院就诊过程中不出现服务空缺;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心内科、骨三科、妇科、心胸外科等被评为“省级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基础上,又将创建工作延伸到其他所有病房,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创新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在全院实行无节假日门诊、专家门诊全日制、无节假日手术、无节假日查体服务。医院开通了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复合/严重)创伤、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急腹症”等7类疾病成立急诊救治专家组,加强绿色通道建设,以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改革医疗物资采购和管理工作。医院在全市同行业中率先成立了招标办公室,今年以来,组织实施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及询价采购等各种形式的采购项目17个,招标标的额达到9000余万元;积极推进双降、双控、双规范“三双行动”,今年以来,先后对200多个品规的药品价格进行了降价,让利1000余万元;大力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规范临床用药和医师处方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持续推进以“医德”为核心的行风建设。医院在全院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创先争优等活动,把强化服务意识,努力营造一个健康、优美的医院氛围看作发展的重点。医院在门诊楼设立志愿者服务点,在门诊楼每一层过道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 为患者提供细致、周到的便民服务;在全市率先开通了网上预约挂号服务;在门诊大厅开设便民药房;推出了“出院病人病历复印”速递业务。一系列的便民措施不仅方便了患者,而且提高了效率,受到了群众的赞誉和好评。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