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心理保健:“自言自语”并非都是“病”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9-25 11:42:43 热度:647

谭贵星

  珊儿今年16岁,是个留守生。在爷爷眼中,她乖巧听话、勤劳好学,不足之处就是孤僻、不爱说话。近来,爷爷无意中发现,孙女有时独自在房间里自言自语,从旁观察并无其他异常,询问老师、同学也说一切正常。于是,爷爷问孙女为何自语,她说“说着玩儿”。爷爷放心不下,遂向医生求助。
  在精神医学里,“自言自语”属于精神症状——一个人自话自说,不顾忌他人,问之却不承认,就是有“病”了。由于“自语”常被看做是“病”,使人一般不敢“自语”,也使有“自语”习惯者感到颇有压力。
  其实,“自语”是个体内部语言的外化。人自从呀呀学语开始,语言便被作为与其他人打交道的工具——无论是在内心还是在外部。客体关系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大约在3岁时候开始使用语言来处理内在的事情,那时母亲被卷入内部对话中。从那时起,儿童与母亲的互动越来越多地采取“内部对话”形式。随着儿童人际关系世界的继续扩展,儿童的内部对话不再仅限于与母亲进行,而是包括了与所有其他人的对话。当儿童对着空气说话时,他人所看到的只不过是儿童内在世界对话的外部语言表现而已。
  但是,在大多数的社会情景中,“自言自语”是令人不悦的,甚至被认为是精神障碍的表现。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内部对话日益被限制,内在世界的口头表达越来越不明显,直到完全消失。但内部对话作为生命早期阶段的无害残留,会在成年后的某些时候“退行”出来。如果成年后的“自语”者能够觉察并承认“自语”,则此“自语”属于正常的幼稚行为。如果这种“自语”已经成了习惯,则表明个体的心理发展不完善,人际退缩,属于发展中的问题,也并非有“病”。
  对习惯性“自语”者,需加强人际沟通训练,消融“自卑情结”,提升自信心,引导其将注意力从内部转向外部,“自语”行为自会慢慢减少。此案例中的珊儿,承认“自语”,且无其他异常,故其“自语”可能是一种情绪表达,或是一种消遣,并非“病症”。因为珊儿自小缺乏“母爱”呵护,自信心不足,加上隔代养育导致语言沟通环境受限,使语言转换发展受阻,故而内部语言丰富,使之在安全的私密环境里容易外化出声来。
  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自语”也可成为一种自我心理调适的手段。只要运用得法,“自语”可以释放情绪(如高兴时独自吟诗,生气时对空骂人,事情做糗了喊一声等),也可以加深记忆(如念叨出需用记住的想法、说出电话号码等)。当然,运用“自语”时,一定要选择私密的环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第一精神病医院)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