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3-09-18 16:39:26 热度:1042
由过去的患者少、设备少、工资少、“饥荒”多的“三少一多”,变成了如今的患者多、设备多、工资多、“饥荒”少的“三多一少”——医改让官地镇卫生院起死回生
本报记者 李晓峰 张启军 通讯员 郭忠霞
在吉林省敦化市风景秀丽的雁鸣湖畔,坐落着官地镇中心卫生院。如今,它的黄色新楼拔地而起,映衬在青山绿水之间,显得十分壮观。当地人都说,这家医院变化太大了。百姓编出顺口溜,说它过去是“三少一多”:患者少,设备少,工资少,“饥荒”多,几近倒闭。现在则正好相反,变成了“三多一少”。
是什么原因,让这家濒临倒闭的乡镇医院起死回生的呢?是医改给它带来的生机。
设备极简陋 人才留不住
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过去这所医院残破不堪,只有个三层楼,夏天漏雨,冬天冻人。几乎没有什么设备。患者少得可怜。当地农民有点病灾的,都上敦化大医院。记得有一天收入达到2000元,创了历史新高,全院上下高兴得不得了,还放了鞭炮。
医务人员每月挣1000多元,有个骨干医生要走,新任院长张军找他谈心。他说,工资太低,为供孩子上大学,老婆都去洗盘子了。这一席话,院长听完泪流满面。医院穷啊,留不住人。
医改降药价 患者减负担
2012年9月的一天,一位患者找到张军,神秘地说,院长,你看我的方子,划价都划错了,银黄颗粒,我过去在这开过这种药,都是9块8一盒,现在他给算两元多,还不到3元,这也太不认真了。
张军不由得笑了,“大爷,你多长时间没有来看病了?医生开的方子没有错,如今实行医改,都取消了药品加成,就是要给你们减轻经济负担,药没有那么贵了。”大爷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然后高兴地说,这回可好了。
医改给这个医院带来新的起色,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促进了患者回流。外出谋生的医生陆续回来,重新担当起自己的工作。伴随患者量大增,医院施行绩效工资,医生们的收入很可观了。2012年,全年门诊量53981人,住院患者1804人,全年收入达到千万。提起此前一天收入2000元放鞭炮庆贺的事,大家都笑,如今一个夜班医院就收入6000元,今非昔比。
中医为龙头 平地起高楼
那位已经走了的医生,当他看到医改后所取得成效,就回来找张军,说我想通了,要回来,但不知能否被接纳。张军说,你这个中医如果回来,我让你挂帅,我们要打翻身仗。
医改中,敦化市卫生局决心打造几个具有辐射作用的中心卫生院,形成覆盖城乡的“三级医疗网络”。敦化市卫生局把官地镇中心卫生院发展计划上报后,得到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2012年为这个医院投入改扩建工程款370万,是该院历史上获得的最大的一次投入,给医院带来发展契机。
官地镇有4万农业人口,中心卫生院服务本镇外,还服务附近雁鸣湖镇、黑石乡等几个乡镇大约6万人。医改中,医院制订了以中医药发展为龙头、临床医疗相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为前沿,逐步形成中医中药优势专科,带动医院综合发展的立体格局。扩建1200平方米综合楼,重建了435平方米门诊接种大厅和办公室,改造旧楼3446平方米,医院总建筑面积达到4595平方米。
医改给这个医院带来生机,那位走了又回来的中医成了主要中医科室带头人,2012年医院通过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复审,得到上级拨付的专项资金20万元,医院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增设了理疗科、中医科、中药房,形成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购置了多功能颈腰椎治疗机等大型中医诊疗设备,配备了新型中药饮片柜、调剂台、煎药机。医院对中医药人员给予鼓励性绩效考核,他们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中医师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治疗和防治中,开展了针刺、艾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牵引等8种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在心脏、肠胃及一些皮肤病治疗上,取得显著成效,在雁鸣湖这一代很有名气。医院的中医药诊疗收入从每月几千元增加到每月几万元。
过去医院欠下几百万外债,如今,只有购进大型设备需要分期付款的几十万债务,可以说真正是三多一少:患者多,设备多,工资多,“饥荒”少。张军说,我们医院能有今天,得益于医改,医生和患者都格外珍爱今日来之不易的医改成果。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1-09
2025-01-09
2024-12-25
2024-12-16
2024-12-16
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