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9-18 12:02:19 热度:805
云南中医学院 马 琳 包·照日格图
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是中医治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药物都具有偏性,偏性就是毒。在临床实践中,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会发生不良反应。正所谓是药三分毒。
知晓中药发生毒性的原因 有毒中药服用不当会产生中毒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同时,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往往又是其有效成分,中医就是利用它的毒性来纠偏扶正、治疗疾病的。中药毒性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能正确掌握使用原则,就能有效避免其毒性,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了解有毒成分及中毒机制 只有在了解各种中毒中药的有毒成分后,才能恰当地进行炮制、配伍、煎服,也才能使用有效剂量而避免或少产生不良反应,并及时发现中毒症状,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
进行规范炮制 凡加工炮制有毒中药的, 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进行。通过炮制使毒性成分逸出、破坏、分解、衍化,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在研究传统的炮制方法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探索新的炮制工艺,规范炮制流程。
严格控制用量 使用方法和剂量应按照《中国药典》执行。
掌握配伍禁忌合理选择剂型 食物有相生相克,药物也一样,特别要避免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应根据药物的药性、毒性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剂型。雄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加热易分解成有毒的三氧化二砷,故内服宜入丸剂;生半夏等宜入汤剂并久煎;虫类药、巴豆、马钱子等宜做散、丸或胶囊剂。
随时监察肝肾功能 在毒性中药使用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一经发现肝肾功能损害加重应立即停药,积极抢救。
注意个体差异 有的患者对毒性药物较为敏感,老年人因肾脏功能已减弱,易产生积蓄中毒,使用毒性中药时疗程宜短,剂量宜小;体质弱、正气虚、不堪猛攻者,在扶正的基础上毒性中药用量宜轻,疗程宜长;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体质的强弱,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直到达到有效剂量为止;对孕妇应慎用或禁用毒性中药。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9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