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先行者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9-12 23:01:46 热度:1143

——记湖北省通城县人民医院院长金凌应

本报记者  陈  飞  通讯员  王晓燕

图为该院的多功能综合门诊大楼。

图为金凌应(左)今年春节期间慰问住院患者。

  地处偏僻山区的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人民医院,是湘鄂赣交界地区县级医院发展的一个奇迹。在全市,该院从20年前的县级医院综合排名倒数第一,发展到近10年来年年稳居榜首;在全省,首批28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考核,该院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在全国,该院率先探索与邻省邻县实现新农合跨省同比例即时报销,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众多“第一”,包含着院长金凌应20年的心血与智慧。作为县医院院长的金凌应有很多令人羡慕的荣誉:全国劳动模范、两届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百家优秀医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熟悉金凌应和通城县人民医院20年改革发展历程的人,都认为这些荣誉他当之无愧。
  改革要激发人的活力
  金凌应有着吃苦耐劳、朴实勤奋、敢想敢干的优秀品格。但凡是认准了对医院发展有利的事,他不怕阻挠、不怕得罪人,带领医院一直走在改革的前列。
  金凌应出生在通城县的一个小山村,1979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通城县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医生。1994年,他以90%的推荐票当选院长。当时通城县人民医院固定资产不足400万元,500人的单位,年收入只有500万元,人均业务收入全市倒数第一。
  医院要发展,需要更新优化设备、引进留住人才,这都需要钱。但现实是,医院几乎没有财政拨款,同时政府对医疗收费有着严格的限制。在金凌应看来,医院的发展只有一条路:依靠服务吸引更多的病人,开源节流,勤俭持家,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依靠全院职工的辛勤劳动完成医院的原始积累。
  “改革发展,首先要激发人的活力。”金凌应把人事制度改革放在首位。当时医院有政策,可以给在岗职工的子女安排岗位,并且没有学历等要求。但要废掉这个政策,当时还是很难。金凌应在全院干部职工大会上毅然宣布取消这个政策。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不少人找他哭闹甚至威胁,一些干部怕得罪人不配合改革。金凌应坚持改革不动摇。
  以此为突破口,医院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人员录用一律公开招聘,逢进必考、逢聘必考,公平竞争,杜绝找关系、走后门;打破干部终身制,年度考核不称职的一律不予聘任,淘汰率5%~10%;建立公开透明的分配机制,向业务骨干、临床一线、夜班等艰苦岗位倾斜,用特殊津贴等制度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实行职称评聘分开,高职称者考评不合格不予聘任相应技术职称,待遇就不存在……一系列改革极大地增强了干部和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学习意识,激发了工作积极性。
  “不养闲人”是金凌应常说的一句话。十几年间,医院实现了工作量、业务收入成倍增长,但职工人数却负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属全市之首。改革让大家都看到了实惠,医院日新月异,个人工资、福利等大幅增加,都理解了金凌应的苦心。
  大胆的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使通城县人民医院的发展有了人力基础,也得到了政府的肯定。湖北省专题调研组来该院视察后认为:“全省很多医疗单位都没有把好进人关,但你们做到了,凭这一点就是了不起的贡献。”
  破解边远农村“看病难”
  金凌应对医疗市场有着特别敏锐的眼光,他能够看准市场需求,并且针对这些需求及时查找和弥补自己的不足,找到发展的新路。
  通城地处三省交界的革命老区,远离大中城市,人口只有40多万,其中10多万人常年在外打工,是名符其实的“小县”。步入正轨、快速发展的通城县人民医院,很快感受到了继续发展的瓶颈。金凌应看到,周边外省的几个县人口多、医疗服务市场潜力大,而且也远离大城市,谁如果抓住机遇先发展起来,形成品牌效应,就能够吸引周边的患者,发展成为区域医疗中心。
  要赢得患者的信任,提供优质廉价的医疗服务是根本。通城县医院很早就实行了“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让患者花每一分钱都心中有数;建立药品使用监督机制,主动控制药占比、药品费用,减轻患者负担;解决收红包、拿回扣、开单提成、滥检查、开大处方等问题……一系列举措使该院医疗费用一直处于全市中下游水平。从农村走出来的金凌应常对医生说:“一定不能多开药,你随手开一张大单子,人家一年的收成就没有了。”
  人性化服务是通城县医院吸引患者的重要原因。该院很早就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全面推行整体护理,为限制行动的患者洗脸、剃须、拍背、翻身等;为生化检验空腹来的患者提供免费早餐,根据季节变更实行弹性工作时间;逢年过节,院领导备好礼品逐一慰问住院病人,并提供免费午餐;员工讲普通话,通过减少语言障碍,使周边市、县的病友消除陌生感;在各科病室标识有医护人员的姓名、职称、手机号码,患者随时能找到他们;拓宽服务内容,对病人做到术前探视、术中安慰、术后回访,使手术患者倍感重视和关爱;“120”急救系统坚持全天候免费接诊,开通省际亲情服务车方便周边患者就医。
  面对可能发生的医患矛盾,医院规范了患者投诉管理制度,安排院长接待日,公布投诉电话,定期接待患者投诉,对患者反映的各种问题实行24小时问责负责制。通过加大行风建设力度,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今年上半年,该院收到患者感谢信40余封,锦旗3面,患者对医护人员综合满意度达96%以上。
  通城县人民医院在周边地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外省病人逐渐占到全院接诊病人的30%以上。2009年,人民日报以《接诊到村——湖北省通城县医院破解边远农村“看病难”》为题,对其经验进行报道。患者就近就医的需求、医院治疗用药的规范,也打动了临近的外省外县有关部门。2005年,湖南省平江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通城县人民医院定为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2008年起实行同等比例报销,2010年又实现跨省即时报销。这种现象即便在今天也是全国罕见,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为全国公共服务跨区域“联通”的改革创新典范在头条播出。
  大病不出县基本实现
  金凌应很早就意识到,医院靠卖药生存不是长久之计,还会束缚医院的发展,而培养人才,引进新设备,开展新技术,解决老百姓看大病的问题,才是医院长远发展的正途,也是实现医改“大病不出县”目标的关键。
  2010年7月,通城县人民医院被湖北省确定为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今年5月,湖北省卫生厅、发改委等6个部门对首批28家试点医院进行考核,通城县人民医院总分名列第一。金凌应说,要实现“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县医院必须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财政投入不足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面临的普遍难题。多年来,金凌应带领通城县医院职工省吃俭用筹集资金,有计划地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夯实“看大病”的基础。该院先后投入1亿多元购置了1.5T超导磁共振、64排128层螺旋CT、直线加速器、大型平板血管仪、生化免疫一体机等,2012年新增万元以上设备682台件共1700余万元,2013年上半年又投入1400余万元引进设备266台件。该院整体设施设备条件不断完善,整体实力和水平已逐步发展成为在全市各级医院中档次最高、在全省同级医院中领先的水平。
  在金凌应看来,先进的医疗设备不光服务患者,也是服务医生。有了这些先进的设备,县医院的医生也能够诊断治疗重症、疑难杂症患者,技术水平得到提高,科研能力得到提升。2012年4月,通城县人民医院确诊一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病例。该病为罕见病,患者曾多方求医诊断不明,经该院确诊及时手术治疗痊愈。后来患者经解放军总医院复查,专家对县级医院能确诊如此罕见病倍加赞赏。
  县级医院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通城县人民医院通过“加压学习”,深化考试考核制,推动业务水平提升,促进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医务科、护理部每月组织一次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考试情况予以通报,并有严格的奖惩措施;每周组织一期英语培训班,提高大家的英语认读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每年派专业人员分批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今年,该院还与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联合举办研究生班,每周末把博导、硕导接到医院给30多位学生上课,学费由医院出一半,如果学生拿到学位还要受到重奖。
  先进的设备和人才促进了通城县人民医院新业务、新技术的应用,带动了特色专科的发展,更方便了患者就医。如投资1000余万元引进的大屏板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自2012年6月17日启用至今,共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近400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98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10余例,临时性起搏器植入术20余例,深受患者好评。
  目前,通城县人民医院在区域内的专科权威性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已有9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正组织泌尿外科、普外科、眼科、心血管内科等4个科室申报省级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自2002年起,该院连续在全市综合医院医疗质量评比中排名第一。
  在金凌应的大胆探索下,全院职工齐心协力谋发展,使得通城县人民医院在湘鄂赣交界地区声名鹊起,并在县级公立医院医改中走在前列。按照新农合管理部门的统计,该县90%以上的患者在县内就医,已经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目标。金凌应用20年的实践证明,小县的医院也可以大有作为。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